奇臺第六中學201*年度包扶社區(qū)工作計劃
奇臺六中201*年度與社區(qū)“共駐共建”工作計劃
按照縣委辦文件《關于全面開展部門聯系社區(qū)干部進社區(qū)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年度與天和社區(qū)“共駐共建”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為促進城市改革、發(fā)展和穩(wěn)定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任務目標:通過學校對社區(qū)包扶,發(fā)揮在職黨員在社區(qū)建設、管理、服務活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社區(qū)工作高效、和諧發(fā)展。
三、主要工作:
1、按照社區(qū)“六結兩室”的服務功能的要求,通過物質、智力、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幫助社區(qū)黨組織解決辦公用房和活動場所狹小的問題。
2、指導社區(qū)黨組織加強黨建帶團建、帶婦建提高和改進服務社區(qū)居民工作。
3、配合聯系社區(qū)落實好“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做到學校包巷道,在職黨員按計劃分片包聯居民。
5、開展面向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社會救助服務,立足實際,為社區(qū)居民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優(yōu)先滿足聯系社區(qū)下崗失業(yè)、困難人員的就業(yè)需要。
6、開展為社區(qū)辦實事承諾制,每年確保至少兩件以上的實事。7、參與社區(qū)開展的“育民、安民、便民、助民、樂民、富民”主題實踐活動和黨員服務隊進社區(qū)活動,開展“五觀主義”反分裂、反邪教警示教育和現代公民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奇臺六中黨總支二O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擴展閱讀:201*奇臺六中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奇臺六中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民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和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關于在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民族團結教育條例》精神和規(guī)定,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落實民族團結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要求,為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六中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廣大中小學生從小牢固樹立“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意識。、
二、目標任務
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民族政策,重視開展中華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師生對民族團結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不斷豐富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加強“三個離不開、三個相互關心”活動教育,充分利用我校開展的特色“包!苯Y對工程,促進各民族師生之間的平等團結;了解和把握在處理影響民族團結問題的事件中堅持“四個維護”(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原則,使各族師生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工作要求
我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的原則是以人為本,遵循我校民漢合校這個實際有重點、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活動;顒恿⒆阋龑,重在教育,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專項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與寓教于樂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與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相結合,過程、方法與目標相結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
近師生情感。
四、工作措施
(一)學校成立民族團結教育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職責到人。制定詳細的民族團結教育安排、使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落到實處,見到成效。
(二)黨政辦、德育處、團委、少先大隊根據學校確定的“團結、互助、和諧、進步”的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達到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德育處、團委應當根據學校實際制定出講求實效、財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師生的具體計劃,讓民族數育內容走進課堂、走進師生的心靈。要采取集中教育與經常教育、重點教育與普及教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學習先進典型與弘揚先進精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和說服力。
(四)黨政辦、德育處、團委、少先大隊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時采取民族團結主題征文、知識競賽、報告會、演講會、座談會、圖片展覽、板報、文藝演出、專題輔導等形式以及利用互聯網、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傳播手段進行。
(五)黨政辦要充分利用我校民漢合校的實際,結合我校開展的“包保結對”工作做好以下兩點工作1、抓好我!鞍=Y對”工程,提升民族團結的內涵。即兩條主線:①開展校級領導包年級,中層領導包班級,黨員包扶群眾,支部幫扶鄉(xiāng)鎮(zhèn)學校,黨員進社區(qū)救助、幫扶、解困等辦實事、辦好事活動。②開展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班級與班級友好結對、相互學習、和睦相處、友好往來、團結奮斗大好局面。使我校民族團結活動形成“四個人人”即人人都有民族團結的思想,人人都講民族團結,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做民族團結的好事。的局面。2、掀起民漢師生互學語言高潮。要在平時的工作場所中采取民漢師生混編的模式,讓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同坐一個辦公室、同管一個班級、同參加教研活動。讓民漢學生多交流,并在相互學習中共同增進友誼、共同進步。
(六)教務處做好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的落實工作,要嚴格按照《國家民族團結教育綱要》選定教材、配備教師。小學教育階段:中年級(三、四
年級)以民族知識啟蒙教育為主;高年級(五、六年級)以民族常識教育為主。2、初中教育階段(七、八、九年級)以民族政策常識教育為主確保民族團結敢育課走進課堂,保質保量完成民族團結教育課的救學內容。
五、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奇臺六中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如下:組長:馬建昌(黨總支書記、副校長)副組長:王學軍(黨總支副書記、校長)
成員:盧向東(黨總支委員、副校長)、張賓文(黨總支委員、副校長)、夏依扎達(黨總支委員、副校長)、王菊英(黨總支委員、工會主席)、曹思洋(團委書記)李津(綜合支部書記)、劉銀德(八年級部支部書記)、侯永新(九年級支部書記)、李清華(七年級部長)、衡蕾(小學部支部書記)、俞永升(德育主任)、張建瑞(綜治辦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劉銀德
成員:、林發(fā)明、李春麗、努爾江、毛麗旦
民族團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命線。廣大師生應當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和睦相處,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奇臺六中黨總支二O一O年三月十五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奇臺第六中學201*年度包扶社區(qū)工作計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奇臺第六中學201*年度包扶社區(qū)工作計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