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轉換層建筑結構設計應用
論轉換層建筑結構設計及應用研究
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詳細分析了其結構轉換層的方案選擇、結構布置與構造處理,并結合此工程總結了帶梁式轉換層的結構設計關鍵問題。
關鍵詞:結構轉換層;結構設計;側向剛度1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工程占地面積是9970m2,總建筑面積是81377m2,地上面積是62371m2,地下面積是17007m2。其中地下室3層,為大底盤;地上a、b、c、d、e共5棟,每棟30層,由首層開始分塔,a棟為一塔,b、c棟為一塔,d、e棟為一塔。2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
本工程地下室為車庫和設備用房,1~3層裙樓為商場及配套設施,4層為架空轉換層,均要求有較大的柱網,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5~30層為住宅,采用剪力墻結構。4層以上墻體除樓、電梯間墻體落地以外,其余墻體均未落地,其內力需經轉換構件來傳遞。由于厚板轉換傳力路線不清晰、受力復雜、質量巨大,會引起轉換層附近構件應力集中現(xiàn)象嚴重,同時造價較高,故采用主次梁轉換。主次梁轉換層受力明確,施工相對簡單,同時,在轉換梁受力較小部位可以開設合適的洞口,容易滿足建筑功能和設備管線布置的要求。本工程轉換層層高5m,轉換主梁最大截面為800mm×201*mm,典型轉換主梁截面為600mm×201*mm,典型轉換次梁截面為500mm×1500mm;轉換層板厚取為180mm,轉換層下層和轉換層上層
擴展閱讀:論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
論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設計
摘要:為了更好地保證高層建筑的質量和使用功能,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針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設計進行了簡單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設計
轉換層結構設計,對結構抗震更有利,減少需結構轉換的豎向構件,而且有利于擴大下部結構柱距,形成大柱網,從而更好地保證建筑的穩(wěn)定性。因此,對高層建筑轉換層結構的設計的探討有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一、轉換層
對于建筑而言,其下部需要的空間較大,因此,需要設計出盡可能大的空間,確保柱網的結構,要求墻體要盡可能的少,在這中間,有一個轉換桁架,轉換桁架是結構轉換層的轉換構件,是橫向構件。就是用桁架代替梁,此時就不叫轉換梁,而叫轉換桁架。用于該層上下的墻或柱的軸線因房屋使用功能需要而錯開(即上下不能對齊)時的構造。在建筑結構中,轉換層使建筑結構中的上下層軸線發(fā)生改變以及結構柱網也發(fā)生改變,以便于形成一個更大的柱網,以便于進行布置。在實際應用中,轉換層的作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結構轉換層,另一種是功能轉換層,以下做具體的說明:1.功能轉換層
常見的是功能轉換層,也被稱為設備轉換層,主要是因建筑設備布置需要和管道立管位置變動需要而設的空間,由建筑專業(yè)布局;
簡單來講,就在建筑的中間增加一個設備層,從中間攔腰一斷。尤其是對于較高的樓層,用戶生活所需的用水、用電必須要通過由地下向室內提供,才能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與此同時,還帶來電源不在負荷中心,距離太遠的問題,這樣,起始點壓與供水的末端壓力差過大,為此,必須要對建筑內的用電負荷重新計算分配,并在此基礎上對進行減壓處理,可是,要進行以上處理,就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如果占用用戶的空間,自然會不滿意,所以,就可以通過功能轉換層的設置,來解決以上的問題。在實際的處理與設置中,通常將其稱之為設備轉換層,而且相關的規(guī)定中也明確的設計標準和范圍,要求要盡可能地少占用地,高度最好是限定在2.2m以下,提高用地使用率。2.結構轉換層
結構轉換層通常是在不同的結構方式之間進行。所謂的結構轉換層,就是因建筑專業(yè)安排該層以上的使用功能不同(通常如居住功能)需要的房間布置的軸線對不齊下面的,就要有個結構構件的轉換,由結構專業(yè)來設計并計算轉換構件。比如在高層建筑中,上部為砌體結構,下部是框架結構,通過上部砌體墻的設置,增加底部的空間結構,使其變?yōu)榭蚣,上面的部仍舊作為住宅而使用,而底部作為商業(yè)用房,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必須要設置轉換層,如托墻梁這個轉換構件,將其所承受的所有上部壓力內力全部轉換給下部框架結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框支柱,因此,在實際工程,通常都會將具備該功能的樓層稱之為結構轉換層。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論轉換層建筑結構設計應用》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論轉換層建筑結構設計應用: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