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自我批評心得體會
自我批評是自我反思、自我歸罪、自我總結(jié)和自我提升的過程。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所以,犯錯誤在所難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知道后不思悔改甚至一味地加以掩飾。犯了錯誤就要努力地去改正錯誤,我們自己應該正視而不是回避,應該改正而不是放任。這是避免犯同類錯誤的根本途徑;也是完善自身,凈化靈魂,提高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
若不愿做自我批評或自我批評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那么就必須使用批評這個武器了,讓他人用眼、用嘴、用心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來批評指正自己,來幫助自己、完善自己。人人都有兩雙眼睛,一雙是長在自己頭上的,一雙是長在他人頭上的。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照鏡子反思,所以不能很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這時就需要而且應當需要他人的眼睛來發(fā)現(xiàn)和審視自己,批評自己。我想,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批評你,指責你,或?qū)δ銗貉詯赫Z,或?qū)δ闾羧龗。所以,肯定是自己做錯了或做得不好,才會給他人找到可以批駁你的地方
人們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卻非常難,不是不愿意看,而是根本就看不到。當自己的眼睛看到別人不足的時候,自己應感到誠惶誠恐,因為自己在別人的眼中也如此。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問題,自己也同樣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想想,多么可怕!這就像自己的脊背上有一片樹葉,別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卻一無所知。
他人的批評是對自己最好的監(jiān)督,失去這種監(jiān)督,人就可能驕傲自滿。他人的批評是自己進步的助推器,失去這種助推器,人就可能變慵懶而停滯不前。所以,我們要樂于并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評。-------------------------
批評很少來自朋友。一方面這是因為朋友通常會顧及對方的感受而盡量回避當面批評,而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人在交朋友的時候會自覺不自覺地回避那些與自己見解不同的人,抑或會有意無意地疏遠曾經(jīng)批評自己的人。偶爾的情況下,朋友會提出中肯的批評,而被批評者通常相對容易接受,某種意義上也是因為他既然能夠交到那種在必要的時候當面指出自己錯誤的朋友,那么他本身的性格中就具備認真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特質(zhì)。
來自陌生人的批評,相對來看很可能最容易對其視而不見。這也許是因為陌生人與自己的關系最少,甚至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同時這也是為什么一個人的名聲越大越在意公眾評價的原因之一,因為名聲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陌生人的評價可能就從一個極端到達另外一個極端對愛惜自己名聲的人來說,陌生人的評價可能最重要。
幾乎每個人都懂得批評的價值,但實際行動上,接受批評要多難就有多難把想法轉(zhuǎn)換為相應的行動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對長期通過“從行動中獲得想法”而進化的人類來說更是如此,盡管人類好像是最“高級”的動物。
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一段“叛逆期”,期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拒絕接受父母的批評,甚至與父母的批評對著干。這不是壞事兒,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獲得“獨立思考”能力的必經(jīng)的、不可或缺的階段。然而,這個階段太長,甚至延伸到一生的長度,顯然是不合適的、不適合一個人正常進化的現(xiàn)象。
幾乎所有成年人都會在一定的年齡段之后產(chǎn)生這樣的感受“原來他們(長輩)說的真的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早知道就好了”,進而對很多過往被他們認為是“陳詞濫調(diào)”、“老生常談”的東西產(chǎn)生認同感。有些時候是這些人太過脆弱,最終屈服于社會的壓力、生活的艱難,于是接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放中間”之類的混帳觀念;但更多的時候,成年之后的反思往往真的是對過往隨便回避、反駁、拒絕接受批評的懊悔。
在正常情況下,工作崗位中來自領導的批評相對來看可能最有價值,但幾乎99%的情況下,人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拒絕接受批評。當然,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即刻開始辯解就是人們常說的“找借口”。辯解的欲望是那么強烈乃至于在那一瞬間被批評者會使盡渾身解數(shù)去找借口,力圖使自己的錯誤顯得情有可原、合情合理。而這種行為會隨著重復次數(shù)的增加不斷被強化,進而使一個人“拒絕成長”,甚至可以嚴重一點地說,就是“拒絕進化”。有趣的是,這種人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其原因也許在于大多數(shù)人都害怕犯錯,討厭批評,所以善于自我辯解的人往往在團隊之中更容易獲得大量的共鳴。所以,從另外一方面來看,這種習慣會使一個人成為團隊中的害群之馬,最終團隊將不得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必須將其剔除。長遠來看,如果這種人真的最終有機會了解自己因為拒絕接受批評而失去的究竟是什么的話(其實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為他正是因為不懂得反思才拒絕接受批評),那么他將像那些在許多年之后才發(fā)現(xiàn)父母說的話很有道理的人一樣悔之晚矣。
想要成功,我們必須要學會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批評。我們必須承認,除了少數(shù)別有用心的人的惡意誹謗攻擊之外,絕大部分批評確實是針對我們的弱點和失誤來的。所以,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與其等待敵人來攻擊我們,倒不如自己先檢查一下自己。除此之外,對于別人的批評,我們也應該用一種平常心來對待。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可以通過他人的批評來正視自己的過失,修正自己的行為。當別人誠心誠意地提出批評時,自己如果不虛心接受,反而盲目地反唇相譏,往往挫傷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和積極性,甚至在兩人之間筑起心理壁壘。
面對別人的批評,保持冷靜是很重要的,同時,我們還要有客觀評價自己的標準。要有主心骨,否則將很難判斷別人的批評是善意與否。另外,還要有主見,這樣才不會亂了方寸,不知所措。很多時候,批評通常分為兩類,有價值的批評或是無力的責難。不管怎樣,坦然面對批評,并且從中尋找有價值、可參考的部分,進行學習、改進,你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為君子者樂意接受他人的批評意見,唯小人喜歡讒言。想想我們身邊有多少人真心誠意的喜歡接受別人的批評指出又有多少人喜歡聽那些阿臾奉承的所謂“好話”?或許喜歡聽贊美夸獎的話是人的天性,又或許是人愛慕虛榮的心在作怪,總之每當聽見夸獎自己說自己好的話時人會特別高興,而一旦聽見別人批評指責自己的缺點或毛病時,人的心里就特別不舒服,并且會找出許許多多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為自己開脫,這說明了什么?
無非是證明了人自身的虛偽。明明自己已經(jīng)錯了,自身表現(xiàn)出了不足,自己卻不肯承認,或者說是不敢承認,并且還強詞奪理的為自己辯解。豈不知無理奪三分更證明了自己的虛偽,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素質(zhì)的缺失,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沒有修養(yǎng)沒有素質(zhì),不懂理不講理的小人。舉個簡單的例子,自己滿身的缺點就像是臉上的污點,自己看不到可是有人看見了,并且善意的提醒自己,希望自己能洗去臉上的污點,而自己卻不接受別人善意的提醒。既然自己不接受別人的忠告就證明自己不介意臉上的污點,愿意滿臉污灰的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并且不以為恥,甚至覺得很漂亮很好看。又好比自己赤身露體,別人勸自己穿上衣服而自己卻不愿聽,更不愿照著去做,最終的結(jié)果只能是自己出丑丟人!
一個人若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就像例子中講的一樣,不肯洗去臉上的污點,不肯穿上衣服,說白了就是不懂理,不知好歹的小人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譽和形像,哪怕丟人出丑也滿不在乎。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活一輩子死后什么都不能留下,唯獨可以將自己的名聲傳流下去,誰愿留下一個不懂理,不知好歹的小人的壞名聲?再者,一個人不懂理,又怎么可能講理,怎么會行理,又怎能做出合理的事情?做事不合理怎么能順利,人生之路又怎么能平坦?這就像一條惡性循環(huán)鏈,不懂理就不懂事,不懂事就不看事,不看事就不會做事,不會做事就容易做錯事,做了錯事就會犯錯,有了錯就是罪,有了罪就要受罪,受罪的日子怎么能有好滋味?
如果自己不愿聽責備的話就肯定愿聽夸獎的話,可是自己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愿意讓別人說自己好夸自己,自己到底值不值得別人夸獎,自己到底有多少好值得別人記念?如果自己根本沒有好或者說不夠好那豈不是自欺欺人嗎?一味的追求虛偽不切實際的好話奉承話、贊美夸獎的話有什么意義?自己沒有那么好別人再夸再說你也好不了,何不聽聽別人對自己的批評意見。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和毛病,但是別人都一清二楚,靜靜地耐性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指出,借助這樣一個機會,全面的了解一個真實的自己,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不足和缺欠,努力改正,實實在在的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值得別人夸獎的人,這才是自己應當追求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心得體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批評與自我批評心得體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