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投資者教育
感悟投資者教育
201*年初有投資者問我:“我真的想不通,為什么很多人炒股一直賠錢,我學了很多您教的方法還是賠,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也想不通,我以前開始接觸股票的時候,也是先看了證券從業(yè)書籍、高手寫的炒股書籍,然后開始指導客戶。過程中不乏自我充實,從90年代用K線進行技術分析,到201*年左右學習基本面分析,最后從201*年了解運用估值分析,算是緊跟A股市場的操作思路,也一直能指導投資者贏多虧少。而做投資者教育工作也不是一兩天了,總結的經驗與教訓都給投資者毫無保留的進行了教授,而很多投資者看的書比我多,我看過得書他們也都看過,甚至我們看上的股票都是同樣的那幾個,為什么他們就會賠錢?
后來我們討論過,把虧損歸結為政策、監(jiān)管不力和惡莊造成的,認為其根源在于保護制度不合理,監(jiān)管不嚴。多年來政策對股市的導向是一松即瘋,一緊即死的現(xiàn)象,引發(fā)投機成風造成的。在A股市場、題材、概念、重組、借殼五花八門,成為A股翻來覆去投機的理由,什么偽造報表、莊股、老鼠倉等等更是屢見不鮮,投資者不再關心公司質地,只在乎有什么題材,有什么內幕交易,08年以來新股破發(fā)、IPO融資、上市公司誠信、大小非減持、高管辭職套現(xiàn)等則持續(xù)不斷,導致股市跌跌不休,政府和有關部門卻尚未救市,都成了投資者虧損的原因和證據(jù),這些證據(jù)那么的真實,無須辯解。
201*年某天,看到電視上的一句話:“只有成熟的投資者,才有成熟的股票市場;沒有成熟的投資者,就沒有成熟的市場”。這些話讓我思緒連篇,以往的投資者教育思路是否正確?內容是否全面?難道學習了各種股票分析方法、了解了市場的風險、看懂了非法證券的騙術就能讓投資的風險降低?答案是否定的,否則投資者怎么還是賠錢。投資者都知道10個人只有2個是賺錢的,但入市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先入為主的原因,每個人都認為那2個人是自己,那8個人是別人。拋開那些實力雄厚的機構投資者,在A股市場炒股的中小散戶,很少有關注公司的前途的,當然也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時間與心思關注,更多的投資者對這家上市公司好不好,是做什么產品的,財務報表怎樣都不關心,只是來關注公司的股票能不能漲,完全是賭,即使他們已經學會了一些炒股的方法與技巧,也許這就是中國股市不成熟的原因。
細想A股構成國有企業(yè)占了多數(shù),中國股票市場是圍繞著國有企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而產生和發(fā)展的,國有企業(yè)的經營目標從理論到實際運營情況來說,都是為了追求融資的最大化,從那些大盤藍籌融資多回報少就不難看出。也就是說不是追求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也是股市成為投機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既然股票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改革開放是在政府的政策主導和控制下進行的,這個市場作為改革開放的一部分,都受中國政府的政策主導、調整和控制,其現(xiàn)階段的運行必然是政策市。如果相信A股市場是沿著改革開放的軌跡運行,那就會有另一種投資思路和投資策略。同樣地,也產生會對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出臺的政策有不同理解和認識。中國向世界強國邁進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強大的金融載體來做為保障,而證券市場作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融資和投資渠道,投資者利益的得失決定整個資本市場的未來能否平穩(wěn)發(fā)展?梢钥吹秸捅O(jiān)管部門也通過制度改革來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中小企業(yè)板的設立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tǒng)功能的完善,出現(xiàn)了多層次市場體系雛形;貨幣市場基金、保本基金、ETF、LOF、國債回購等諸多創(chuàng)新產品,讓投資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社保基金、企業(yè)年金、保險資金、QFII等各種資金的入市,表明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越來越規(guī)范;開展保護投資者教育活動、防范打擊非法證券與內幕交易,顯示了監(jiān)管層對保護投資者權益與凈化市場的決心;推出證券公司創(chuàng)新試點,允許證券公司發(fā)行債券和短期融資券、改善證券公司傭金收取標準,這個艱難的行業(yè)開始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縱觀中國股市歷程也不乏政策救市,但畢竟證券市場的運行要依據(jù)宏觀經濟的變化,管理層不是在下跌時救市,而是在股市產生大量泡沫的時候出手,自然不同于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理解。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期間市場最大跌幅達到79%,管理層的主要政策取向就是救市,1994年7月的“三項政策救市”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第二次大熊市,1996年年底,管理層發(fā)現(xiàn)股市已經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時,于是開始收緊,管理層連發(fā)“十二道金牌”,股市終于在重壓之下于1997年5月進行調整;201*年下半年到201*年5月的下跌,是由價值回歸、與國際接軌等復雜的原因所致,持續(xù)的熊市使制度的缺陷和風險日復一日的暴露,救市政策逐漸連短期的效果都很難產生,在這一次下跌中,監(jiān)管者逐漸認識到簡單的救市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于是,通過制度改革和開展投資者教育來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諸多措施改變了市場危機四伏的局面,變得越來越健康。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健康發(fā)展,理性的機構投資者逐漸主導市場,各類社會資金保值增值需求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有理由相信,影響我們股市發(fā)展的積極因素已經多于消極因素,市場正在進行一場根本性的轉折。
對與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股票市場上賺錢。股市雖然帶有很強的投機性和政策性,但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時期,上市公司普遍能夠實現(xiàn)利潤,并使得股票投資從中長期來看還是增值的,深成指從1991年的1000點升到了201*年12月31日的8918.82點,凡是在深圳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在1991年投入1000元,在201*年將有8918元的投資收益,每年的復利投資收益率是10.4%,給了投資者很高的回報率,遠遠大于同期銀行存款的回報,但為什么還會有大部分投資者虧損呢?歸結原因,造成投資者大面積虧損的直接因素不是中國股票市場的本身,而在于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帶著期望與血汗錢進入這個市場的投資者,他們沒有看到股市的風險,甚至絕大多數(shù)經歷過虧損的投資者都不能真正理解“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這句話,他們更不了解在股票市場上應如何投資,不了解股市的風險是價格短期波動產生的,不了解股市長期投資策略是股市贏利的關鍵。中國股票市場上至今還沒有一套很好的投資理論來指導廣大投資者,形形色色的股評家、投資機構和薦股軟件都在為廣大投資者推薦股票、尋找黑馬,但都在做一件違反短期股價不可預測的客觀事實,如果能做到,我們這個市場就不會有虧損了,也間接引導了投資者對股市錯誤的投資理念。盡管中央到地方大小電視臺最好的黃金時間段,各種報刊媒體已經在用宏觀經濟的運行來理性判斷股市的運行,但投資者還是在等待節(jié)目最后點評個股的那些內容,或者斷章取義的在腦海中保留自己認為有用的分析。既然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那么市場永遠是對的,給每個人的機會也是公平的。我要做的也許就是讓廣大投資者真正的認識這個市場,給投資者揭示這個市場的本質,讓投資者了解這個市場的運行規(guī)律,從而理解、尊重、適應這個市場,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吧。
201*年一個很平凡的下午,普通的投資者教育講座,我打開課件:“為什么同樣是炒股,別人賺錢您賠錢?為什么不管股市是暴跌還是反彈,您的股票總是被套?很多人拿了自己的血汗錢來炒股。希望海撈一筆。結果如泥牛入海。卻一套接著一套。您認為牛市到了,結果錯了!您認為熊市到了,卻又錯了!經常與您所想格格不入。當您忍無可忍拋出后,它漲了!當您心平氣和待漲時,它跌了!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想知道解決的方法嗎?”看著眼前一雙雙充滿著求知欲的眼睛,我深深吸了口氣:“接下來,我們換一種思路來認識股市,那就是,尊重市場!”
擴展閱讀:感悟教育之
感悟教育之“真”諦
讀《陶行知現(xiàn)代教育文選》有感周萬偉
陶行知先生是現(xiàn)代教育的創(chuàng)設人,是我們當代教育的楷模。他生長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畢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業(yè),改革舊教育,創(chuàng)建人民大眾的現(xiàn)代教育,謀求以教育革命配合政治革命,勇于探索、艱苦奮斗、百折不回、創(chuàng)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為改革中國教育,培養(yǎng)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在過去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在現(xiàn)在,乃至在以后仍是光彩依舊。
最近,筆者認真拜讀了《陶行知現(xiàn)代教育文選》,得益匪淺,特別是被陶行知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所折服。陶行知先生的這一育人真經是他從幾十年教師生涯中總結出來的,這句話,道破了教育價值觀和道德觀。一個真字掃清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虛假偽善的塵垢,指明了現(xiàn)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教師作為現(xiàn)代進步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教學生求真知,學真本事,養(yǎng)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還需要從師求真做起。
一、以真教人,感化學生學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在《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中說:把我們擺在兒童隊伍里,成為小孩子當中的一員,我們加入到兒童隊伍里去成為一員,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誠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我們要鉆進小孩子隊伍里才能有這個新認識與新發(fā)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明禮誠信,以真教人,不敷衍塞責,不弄虛作假。以誠信取人,以真誠育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為人之德是道德教育的基礎。注重包裝、推銷的現(xiàn)代社會里,誠信應該是永恒的,因為它本身就是價值的體現(xiàn)。誠信來自于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作為教師要真心真意的對待學生,實事求是的處理問題。在和學生一期學習活動時,有時,由于自己的疏忽或其他原因,學生時常會提一些令你措手不及的問題,一時答不上來,令教師出盡洋相;在所難免。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此時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掩飾,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認真聽取意見和批評,虛心接受。學生會更敬重你,從你的身上學到誠實,學會求真。
時下,整個社會的公信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一些投機取巧的人,就會假冒鉆營,以假亂真,以次充好,蒙騙社會,蒙騙人們,真?zhèn)文,盡管打假已經喊了多年,而深受其苦,深受其害著不計其數(shù)。這假害人害己,容易將人引入歧途。我們教師面對的學生,是未來走向社會的活生生的人,然則,青少年時期又是人的一生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他們的意志較脆弱,行為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梢姡瑢W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同師德求真關系十分密切。老師是他們無影的鏡子,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他們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師德的求真是教育對象對教師提出要求,所謂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就是這個道理。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里傳的真道,不是偽道:授的是正業(yè),不是歪業(yè);解得是真惑,不是假惑。這樣,我們的老師就必須始終貫徹一個真字,要真心誠意的教學生學做真人。
二、以真待人,感戴學生學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說:教師的責任就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里鏡去找機會;會拿靈敏的手抓機會’。筆者雖然現(xiàn)在沒有當班主任,但過去班主任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心沒有變。平日里,無論是對待聽話懂事、成績好的孩子,還是對待個性比較張揚、成績平平甚至較差的學生,都能始終不渝的做到一視同仁,諸兩悉稱,不寵愛有加,不另眼相看。因為,如果教師壓抑學生的個性,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在這些學生心靈深處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傷痕。所以,你要想使學生平等的受教育,你教師必須真誠的對待學生。這時筆者常告誡自己的話。要既關心金鳳凰,又關愛丑小鴨。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利用機會,抓住機會,以真待人,才是真教人,才使學生學會做真人。
本學年,筆者任教的五年級班里有些同學喜歡好動,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仍像幼兒園里小朋友,不能自控。在去春游的路上,筆者抓住契機,以求真的心態(tài),邊走邊跟這位學生談話,講述有關做真人的道理。有時還在批作業(yè)時用寫評語的方法勸導他,談話時用故事形式開導他,課堂上用眼神提醒他,用陶行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甚用處。并且,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越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的話教育他。以真實的事例,真心的話語,真摯的友誼來接近他和他結對子交朋友。以真求真,身心相愛,使得這位學生感到學生感到老師是在真心教育。果然,該生后階段無論在言語上,還是在行為上都較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的確,對待這樣的學生,只有通過真誠的愛,才能使他們體驗到人間的溫暖,才能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轉化為他們內在心理定勢和行為習慣。只有善待學生、尊重學生,才能觸摸到教育的真靈魂,領略到教育活動中那種春潮涌動的真情景,這實際上是在撒播師愛。
如果說愛是一條河,那么寬容善待,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橋,教師以寬容博大的胸懷為橋墩,以良好的教養(yǎng)為橋面,以廣博的知識為路燈,一聰明的才智做護欄,唯有如此,學生站在這座師德的虹橋上面才會自然而然的對生活、對學生產生積極而熱情的情感體驗,真心換真情,方能教人學真求真。
三、以真做人,感召學生學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希望今后辦教育的人要打破偵探的技術,丟開判官的面具。他們應當與學生共同生活,共甘苦,做他們的朋友,幫助學生在積極活動上行走。筆者從教近十年無時不刻的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平時言行謙遜,規(guī)行矩步,從不口出臟言,無論在教師中間,還是在學生中間隨時注意文明用語。筆者能受學生尊敬貴在語言文明,從不惡語傷人,可能算式一個重要原因吧!
語言是教師用心教育學生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如何來使用這個工具,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效果。只有用文明的語言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國古代的《禮記〃儀禮》中就這樣說過:言語之美,穆穆皇皇。這就是說我國很古的時候,就提倡說話要尊重對方,談吐要文雅,態(tài)度要和氣。這是在處理一般人與人之間關系上的要求。為人師表者,自然也不例外,而教師對學生說話,更應該使用文明、規(guī)范、和平、溫柔的語言。
課堂上,用請字讓學生回答問題,平時見到學生主動問好,在同學和老師中間不講切口的話。教學生使用禮貌語言,教師得首先使用;要學生講文明,教師得首先講文明;要學生改掉不健康的口頭禪,不給同學起綽號,我們教師首先不使用某種不正之道的切口之語。語言室心靈的寫照。教師的語言類,反映著教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養(yǎng)。
加里寧出: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查自己,他應該感覺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于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沒有受著這種嚴格的監(jiān)督。這里所說的對教師的嚴格的監(jiān)督,不僅來自他們的學生,而且來自社會,因為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把他們的子女托付給學生的老師,很自然就會在許多方面,特別是道德品行上向教師提出比常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教師要嚴格遵守法紀法規(guī)。老老實實做人,做一個真正的人。
學為人師,行為規(guī)范。平時,學校搞衛(wèi)生,筆者既做指揮員,又做戰(zhàn)斗員,身教重于言教,以人教人,以自己的真心感人,以真誠來榜樣學生。工作中獨人一處,堅持不懈地以劉少奇的慎獨精神為心靈的鏡子,以《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為行為準則,持之以恒的做到上下班推車進出校門。要學生守的規(guī)矩,教職工躬親共守,這樣的事雖微乎其微、不足掛齒,然而,此時無聲勝有聲,使學生懂得學做真人還得細微之處開始。正像毛澤東所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一樣,學做真人,做一個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也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時間的考驗。在這方面筆者是雷打不動的,以真實、真誠、真心、教人育人,贏得了社會、家庭及學術的敬佩。語言美、心靈美是教師教學生做真人的根基。
總之,用凱洛夫的話來說:教師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仿效的榜樣。然而決定著兒童對教師的進一步關系的建立,還是教師的工作作風和他的人格品質。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誠于中才能形于外,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東西,是無法給予學生的。作為一位教師無論在其語言上,還是在行為上只有處處率先就范,真心誠意的捧著一顆心來,為學生、為學校、為教育,竭盡權利,敢做真事,善說真話,并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你給他真,他自然也將心比心,用真字回報老師,回報教育。
所以,我們要牢記陶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以人為本,求真務實,教學生學做真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教師只有時時處處教真、做真,做現(xiàn)代德育教育的傳真機,學生方能真才實學,學真成真,真正成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成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成為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
參考文獻:朱建人主編《陶行知現(xiàn)代教育文選》于漪等著《教師的修養(yǎng)》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感悟投資者教育》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感悟投資者教育: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