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80年來,紅軍長征精神教育、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說到紅軍長征,就離不開遵義會議。20年前,我有機會到遵義瞻仰了遵義會議會址,這次瞻仰,思想上受到洗禮,由此升華成一種對往昔革命前輩的敬仰。與此同時,遵義會址的記憶也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遵義有新城和老城之分。遵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市老城子尹路96號,建筑于上世紀30年代初,原來是國民黨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宅邸,整棟建筑物由主樓和跨院兩大部分組成。主樓屬磚木結構,中西合壁,高墻垂門,巍巍峨峨。
會址主樓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為曲尺形,磚木結構,歇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樓房有抱夏一圈,樓頂有老虎窗。樓層上有走廊,可以憑眺四周蒼翠挺拔的群山,指點昔日紅軍二占遵義時與敵軍鏖占地紅花崗(后得名紅花崗區(qū))、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諸峰。主樓上下的門窗,油漆顏色為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鑲嵌彩色玻璃……
會址主樓大門正中,高懸巨大的黑漆金字匾額,上書“遵義會議會址”6個大字,蒼勁有力,金碧輝煌,是毛澤東同志1964年11月間題寫的。
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達遵義后,這里是紅軍總司令部的駐地。
在紅軍長征到來的一年前,柏輝章在城中心為自己建了這座豪華住宅,號稱是當時遵義城里首屈一指的宏偉建筑,是遵義最好的房子。一年后,這所豪宅真正派上了用場,他迎來最高貴的客人競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最高領導層。
周恩來和鄧穎超住二樓西頭第一間靠陽臺的房間,朱德和康克清住在東頭第一間。毛澤東沒有住在柏宅,而是與王稼祥、張聞天一起住在一個叫易懷之的軍閥的宅子里……博古和李德住在城里邊一所漂亮的老式中國庭院式房子里……外地趕來參加會議的劉少奇、李卓然、彭德懷、楊尚昆……則在會址主樓樓下的房間里用木板臨時搭鋪歇宿。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這里舉行。會議室就設在主樓二樓原房主的小客廳,樓下就是作戰(zhàn)室。會議室是一間長方形的房間,面積約有27平方米。屋內是普通的灰泥墻,紅木色的地板和板栗色的門窗,天花板上吊掛著一盞帶荷葉邊的煤油燈,墻上掛有鐘和兩個壁柜,壁柜上有一面穿衣鏡。屋子正中是長方桌,四周圍有一圈藤心折疊靠背椅,有些破舊,桌子底下有一只老式的木炭火盆,是當時取暖用的。從這些家俱和用品的擺設及其新舊程度反映出當時生活條件的艱苦。
遵義會議開始的準確時間,是1月15日晚上7時,用過晚飯之后,人員陸續(xù)到齊,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有博古、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朱德、陳云;政治局候補委員王稼祥、鄧發(fā)、劉少奇、凱豐和紅軍總部負責人、各軍團負責人,中央秘書長鄧小平,共產(chǎn)國際駐中國軍事顧問李德,擔任翻譯工作的伍修權等20人。博古坐在會議室的最中間,和他一起坐在中間位置的還有周恩來和毛澤東。會議期間,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洋顧問李德,只是坐在門口邊上一個不顯眼的位置,翻譯伍修權挨著他坐著。
展館內的圖片、實物、復制品,帶領我們穿越幾十年的歷史煙云,回到?jīng)Q定中國革命前途的危急關頭——中共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中國革命和共產(chǎn)國際關系史上一個意義重大的轉折點——中國共產(chǎn)黨人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領導人。劉伯承同志說:這次會議勝利地結束了“左”傾路線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新的領導,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美國作家索爾茲伯里也在他的書中對遵義會議作了評價:“遵義會議結束了,長征繼續(xù)進行,毛澤東在掌舵,中國的道路——至少今后半個世紀的路——就這樣確定了。”
遵義會議的功績,在于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標志著我們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長征結束以后,黨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抵柱,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設新中國,這正是這條路線的勝利成果。遵義會議精神,確實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用之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
今天,我們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就要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繼承和發(fā)揚當年紅軍“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的長征精神;堅持革命的理想信念不動搖,堅定正義事業(yè)必定勝利的信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做到不畏強暴,不畏艱難險阻,不怕付出犧牲,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群眾,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為奪取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新長征的偉大勝利而努力奮斗!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