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征,人們自然會想起關系黨和紅軍命運生死攸關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地位,中國革命從此開始了新的篇章。我們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不是偶然發(fā)生和孤立存在的。同樣,毛澤東也不是一下就能在遵義會議上被確立軍事領導人地位的。之前,毛澤東只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并在1932年10月受“左傾”影響撤銷了紅一軍總政治委員職務,被剝奪了軍事領導權。真正的轉機是從距遵義東約500多公里的通道侗族自治縣開始的。
通道侗族自治縣位于現(xiàn)今湖南省懷化市最南端,湖南、廣西、貴州三。▍^(qū))交界處,是通往中國大西南的要道。地處云貴高原東緣向南嶺山脈過渡地帶,雪峰山西南余脈延伸境內,分屬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可謂山高、崖徙、水險。東鄰湖南省綏寧縣、北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南毗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縣,西連貴州省黎平縣。歷史上,通道縣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帶,素有“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之稱。全境東西寬58公里,南北長68公里,總面積為2239平方公里,主要有侗、漢、苗、瑤為主的14個兄弟民族,其中侗族占總人口的78.3%。
長征時,中央紅軍正是在這個地方,召開了一次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史稱通道會議。當時因情況緊急,此次會議的召開又是在行軍路上進行,人稱“飛行會議”,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是鮮為人知的一次重要會議。其意義不遜于遵義會議,也可稱“小遵義會議”。
長征初期,中央紅軍的既定戰(zhàn)略方針是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賀龍所部會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據(jù)地。1934年11月中旬,突圍的中央紅軍跨越敵軍的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的嘉禾、臨武一線。11月26日至29日,紅軍花了整整4天時間才走到湘江岸邊。11月29日,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fā)起了進攻。兩岸紅軍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與優(yōu)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zhàn)。12月1日,戰(zhàn)斗達到白熱化程度,敵人發(fā)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紅軍將士用鮮血死守渡口,至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于拼死渡過了湘江。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央紅軍和軍委縱隊,已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多人。血的事實,宣告了“左”傾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使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待中央紅軍突破四道封鎖線之后,蔣介石加緊了兵力部署,一方面調集五六倍于中央紅軍的兵力,在通道以北一帶部署了一道嚴密的袋形防線,一方面電令湘、桂、黔地方軍閥分兵堵截合圍,企圖全殲中央紅軍。1934年12月10日,中央紅軍開始進入通道境內。此刻,“左”傾冒險主義的領導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顧紅軍湘江戰(zhàn)役后兵力折損過半的實際情況和敵人張網(wǎng)以待的險惡局勢,仍然堅持從通道北進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的既定方針,3萬多人的中央紅軍面臨一場生死決戰(zhàn),隨時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在這危急關頭,黨中央主要領導同志于12月12日在通道城外一家農民的廂房內,非常倉促地召開了緊急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朱德,以及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以及當時的黨政主要領導,并請來了被軍委撤職的毛澤東同志。會上,毛澤東建議紅軍放棄與賀龍會師的打算,改變路線,不向湘西北挺進,而揮師向西,而后向北進入貴州。他認為到貴州情況要好得多,因為黔軍力量較弱,類似在廣西走廊遭受兩面夾擊的可能性極小,所以在貴州有可能獲得喘息的時間,以便整頓被打散的部隊,研究今后的行動計劃。而如果繼續(xù)按原定路線前進,就會遇上蔣介石部署來截擊的強大部隊。這是毛澤東自1932年以來第一次在軍事委員會上發(fā)言。毛澤東說:“我們何不來個避實就虛,甩掉眼前的強敵,到貴州去,為什么一定要去鉆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嘛!”會上幾乎沒有什么爭論。朱德和其他軍事指揮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議,周恩來、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后,博古也表示贊成。長期以來紅軍領導人在一個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這還是第一次,更不用說是對毛澤東的建議了。不過,毛澤東向他們指出,采取別的辦法幾乎肯定會導致全軍覆滅。當日會后19時半,以軍委的名義向各軍團、縱隊首長發(fā)出了西入貴州“萬萬火急”的進軍電報。12月13日,中央紅軍從通道分兩路轉兵西進。一路由當時通道縣城的縣溪進入靖州縣的新廠、平茶,然后由新廠、平茶分兩路進入貴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陽進入貴州的洪州向黎平進軍。是日,軍委又向各軍團、縱隊發(fā)出“迅速脫離桂敵,西入貴州,尋求機會,以便轉入黔北”的電令。14日,中央縱隊進入黔境后,軍委又命令活動在湘西的紅二、六軍團,要配合行動,調動或牽制黔陽、芷江、洪江的敵人,以便策應中央紅軍向黔北進軍。18日,中共中央在一進入貴州的黎平縣又召開了政治局會議,進一步討論了戰(zhàn)略方針問題,肯定了毛澤東在通道會議上提出的轉兵貴州的正確主張。
通道會議是中央紅軍在面臨危機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在此次會議上,毛澤東力挽狂瀾,提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通道轉兵決策,從危機中挽救了3萬多中央紅軍。正如劉伯承同志在《回顧長征》一書中指出的:“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還剩3萬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從此可以看出,沒有通道會議,就沒有通道轉兵,沒有通道轉兵,也就沒有貴州的黎平會議以及后來的遵義會議。因此,通道會議不僅挽救了3萬多中央紅軍,還為黎平會議和以后的遵義會議召開奠定了基礎。
盡管關于通道會議連一片紙也沒有留下(人們只是在最近幾年才慢慢知道舉行過這么一次會議),它作出的決定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紅軍在通道會議作出的改變行動路線的決定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性的決定。說明了中國人此時開始漸漸團結在毛澤東的周圍,形成反對共產黨國際派來的德國顧問的陣線。沒有跡象表明李德意識到他指揮中國革命軍隊的日子從此開始宣告結束,除非他有了什么疾病,可以得到某種心靈上的暗示,他所擔心的事情正在發(fā)生。毛澤東本人也未必意識到他當時已漸漸地贏得了中國革命的領導權,而且后來便一直掌權,直至他生命最后時刻?隙ㄒ矝]有別人想到這一點。事實上,除了少數(shù)幾個共產黨領導核心人員外,多年來無人知道曾經(jīng)舉行通道會議和黎平會議。迄今為止,也沒有多少青年人知道這個曾經(jīng)決定中國命運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縣。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4月,我和妻子尋著紅軍的足跡自駕來到了湘、貴、黔交界處的紅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縣。看著當年紅軍突圍揮師西進的轉兵道,耳邊回響起紅軍艱難突圍的激烈槍炮聲,感慨萬千。如果沒有通道會議,沒有毛澤東的建議,沒有紅軍的通道轉兵西進,也就沒有后來的遵義會議,紅軍的命運將會改變,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今天的歷史也將徹底改變!四月的通道,春暖花開,滿眼青色,當年的小鎮(zhèn)80年后的今天已變成一座美麗的城市。通道縣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生態(tài)示范區(qū)、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全國最佳休閑旅游縣、中國大學生最喜歡的旅游目的地、全國休閑農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示范縣、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縣域旅游縣、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當?shù)氐膶в位抑C地告訴我,凡是來通道轉兵道看的人將來都會時來運轉。斗轉星移,滄海桑田,讓我們記住80年前長征路上這個給中國工農紅軍、給中國革命帶來巨大轉機的紅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縣吧。祝福這個美麗的侗族城市越來越好!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