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次“講奉獻、做表率、敢擔當”的演講比賽上,要求各部門都要組織一定數(shù)量的干部職工去觀看比賽。于是,一部分干部就開始嘮叨起來,認為是占用了時間,很不意愿,有的甚至認為時代不同了,講奉獻過時了,沒有實際意義了。這樣的想法,讓人多少有些不理解。
毋庸置疑,多講奉獻、多挑擔子,是領導干部應有的一種素質,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講奉獻敢擔當不圖私利的干部,總能贏得群眾的支持,他們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于人民,堅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當作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亮劍,在矛盾艱險面前迎難而上,展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擔當精神。然而,也有不少不講原則講私情的干部存在,有的喜歡顯“官威”,面對下屬和群眾時態(tài)度粗暴、蠻橫,根本聽不進不一致的意見;有的喜歡享“官福”,到基層調(diào)研或外出考察時講待遇、講排場等,鉆營的是“做官之道”,忘記了做事的根本,最終脫離群眾,失去了方向。
記得雷鋒在日記中說:“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筆者認為,作為黨的干部,就要像雷鋒日記里說的那樣,多以先輩先進照鏡子,多與群眾交朋友,把自己當成農(nóng)家人,多想群眾少想自己,多想事業(yè)少想名利,多想奉獻少想索取,做到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