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自古國家未有不以勤而興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決于是。”由中紀委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8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10月17日至10月25日每晚八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開篇就以“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碼,也是唯一的砝碼”解讀“永遠在路上”的本源,以十八大以后落馬的知名“老虎”“蒼蠅”為例,形象深刻闡明了“永遠在路上”的必要性。專題片熱播,迅速成為國際國內各大媒體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永遠在路上》是一份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斗爭的成績單,是一份反腐階段性的答卷,更是一部以案明紀、以案釋法、振聾發(fā)聵、正義凜然的反腐教材。正如《北京青年報》刊發(fā)社評《“永遠在路上”是答卷也是教材》,事實卻實如此。許多的觀眾第一時間觀看了《永遠在路上》的第一集《人心向背》之后,深感震撼,中國共產黨能以如此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堅定的執(zhí)政信念,第一次這么全面、深入、廣泛、細致地揭露眾多“老虎”、“蒼蠅”從開始的勵精圖治到后來逐步地利用自己的職權大肆斂財、驕奢淫逸,以及他們的心路墜落的歷程,直至一發(fā)不可收拾,走向違紀違法的萬丈深淵,顯示出中國共產黨繼續(xù)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堅強決心。記得幾年前,在這場反腐風暴剛拉開帷幕之際,很多人不相信會有省部級官員成批落馬,更不信周永康這樣高級別的官員真的會被查辦。之所以不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認為“封疆大吏”或正國級官員理應是普通黨員的榜樣,法辦這些腐敗高官有可能“破壞”黨的形象。然而事實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執(zhí)政黨!于是,很多的觀眾就很想接著看第二集《以上率下》、之后再第三集《踏石留印》……他們都成了追劇的“電視迷”,我也不例外,每集必看,收獲頗豐。也許很多的朋友可能還記得,今年湖南電視臺《花千骨》的熱播,改變了以往電視劇的播放模式,每周只周六、周日各播放兩集,但就是這樣一種方式,創(chuàng)造了一個電視劇的收視奇跡,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播放模式,使眾多的觀眾成為了追劇的“電視迷”。
《永遠在路上》采訪了蘇榮、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聶春玉等多位“老虎式腐敗”代表,以及還有多位“蒼蠅式腐敗”代表,由這些當事人親自現身說法,還原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正如第四集《利劍出鞘》中蘇榮用四句話概況了他自己整個的犯罪過程,“叫作收受別人的陶瓷瓷瓶,被碰得頭破血流;收受別人的陶瓷瓷碗,被砸得遍體鱗傷;收受別人的書畫字畫,將政治生命化為灰燼;收受別人的錢財和貴重物品,使自己跌入了經濟犯罪的萬丈深淵。”……其勢已過,其實可悲。那些曾經手握權利、春風得意的大官小官們,而如今在鏡頭前一副飽經滄桑的樣子,尤其最令人關注的是他們的白頭發(fā),相信很多觀眾印象很深,把他們腐敗的悲慘結局,演繹得非常到位,對黨員干部有震懾力和教育意義,專題片中也講到了中紀委點名通報批評的巨大威力,這比發(fā)文件、開會宣講更有效果,這表明中央反腐是全面堅決的,這部片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利器。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鮮明提出“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反復告誡廣大黨員干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反“四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高度,在反腐中見真章、動真格。全面從嚴治黨,絕不僅僅只是反腐敗,而是要把紀律挺在法律的前面,靠紀律和規(guī)矩管住全黨,防患于未然,這也是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的初衷。《永遠在路上》這種非常規(guī)的教育方式,將讓很多“邊緣人”身臨其境般地看清罪與罰的邊界,幫助更多官員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
《永遠在路上》只是藥引子,反腐敗斗爭關乎人心向背,“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已成為社會共識,警鐘長鳴,反腐敗斗爭必須“永遠在路上”。最終落到實處還需要黨員干部從自身增強守紀律講規(guī)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筑牢防線,并做到沉下身,經常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訴求,有效解決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