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里大概也就只有兩三天稍微空一些,空閑下來反觀過去一個月的生活,對自己并不是很滿意,這兩天一直苦惱自己的學習進度,雖然這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于是我抽空翻閱了很多關于學習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本書籍《刻意練習》。
我一直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很多時候當我沒有做好一件事情時,總是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天賦不高。反過來說,他人的成功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可能這話會讓許多人心生不滿,老子做到今天這個成績,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其實關于成功,我的內心一直是有兩個聲音。舉個例子,天才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我內心的一種聲音告訴我,你得加倍努力,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隨著自己慢慢長大,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網絡告訴我,“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雖然我對這句話保持著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但它也難免成為內心的第二種聲音。
之前時常因為努力和天賦這個問題糾結過很多次,對...我很容易在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上越陷越深。 直到這兩天翻閱了開頭提到的那本書,我才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知過猶不及,有時候過分看重了天賦這個條件,再怎么努力好像也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那干脆不要費那么大的勁好了,成功是屬于他們的。
有時候覺得自己太執(zhí)著于某件事情里的一個點,但其實當你發(fā)現自己再難以提高時,可能只是那件事中的一兩個組成部分在妨礙你,而不是所有的組成部分都在絆住你。把復雜問題分成一個個認知模塊,或許會簡單很多。
《刻意練習》講究的是一種練習方式。相比于漫無目的的長時間的練習,不如明確一個特定的目標,比如今晚鍛煉身體,目標具體一點就是今晚鍛煉40分鐘,分別是慢跑20分鐘,無氧運動20分鐘。確定了明確的目標后,就需要保持專注,書里提到了心流這一概念,也就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入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
當我們做完一件事情后,應該有一個反饋機制,而不是緊接著做下一項練習,整個練習過程需要自我評估,總結哪里做得好,注意保持,做得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如何去改進。那么下一次的目標是否就可以再提高一些。怎樣評判自己的好與不好,這就需要向優(yōu)秀的人看齊,找到同一行業(yè)的老師或者是模仿對象,在工作中這一方式又叫做對標學習。
但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要走出舒適區(qū),這必然是個艱難的過程。作者說,刻意練習的核心是一種孤獨的追求。如果每一次努力都能比上一次進步一點點,而不是單純的重復。那么即便沒有天賦,進一寸也有一寸的歡喜,一定會越來越好吧!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