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閱讀都是一個繞不開的永恒話題。而閱讀,尤其是專業(yè)性的閱讀,對于教師成長的重要性已經(jīng)不言而喻。但這條閱讀之路卻常常荊棘遍布,疑難重重,比如,該讀什么書,該怎么讀,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等等。一旦遇到這些令人頭疼的疑問,我們便“被迫”半途而廢,望而卻步,繼續(xù)回到自己的“舒適區(qū)”,久而久之,“閱讀”這件事便拋之腦后,從此陌路。
就在最近半年,我無意識地踏上了這條閱讀的“不歸路”,我也并不知道前路如何艱險。但慶幸的是,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了特級教師閆學的《給教師的閱讀建議》,這本書中,作者從當下教師在閱讀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fā),結(jié)合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和成長經(jīng)驗,闡述了自己對于教師閱讀的觀點和看法,令人豁然開朗。
一、優(yōu)秀教師是讀出來的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教師又何嘗不是呢?普通的教師各有各的困惑,而卓越的教師成長的道路都是相似的,無非是持之以恒的閱讀、寫作、反思和實踐。其中有一條,是每個教師成長中都不可或缺的,那就是閱讀。
在閆學看來,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在書中,她多次提到她的成長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的閱讀史?梢,閱讀是多么重要。
閱讀為什么如此重要呢?尤其對于教師這個群體而言,閱讀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呢?閆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閱讀可以完善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gòu),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教師是一個特別忙碌的群體,身心疲憊是不少教師的真實狀態(tài)。為什么會這樣呢?閆學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師缺乏足夠的教育教學智慧,以至于工作效率低,教學成了一種重復的、機械的、死板又毫無成就的工作。那么,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從哪里來?其中非常關(guān)鍵的一點是不間斷地閱讀,因為不間斷地閱讀可以讓我們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深厚的理論基礎(chǔ)和開闊的人文視野;可以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恒心,收獲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學會氣定神閑地看待問題……為了說明閱讀給教師的理論和實踐帶來的雙重智慧,閆學舉到了這樣的一個例子:不少老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遇到過喜歡拿同學東西的孩子,對于這種行為,教師是恨之入骨的,也經(jīng)常采取一些不當?shù)拇胧﹣斫鉀Q,比如請家長,當著全班同學批評教育,寫檢討…….以此來試圖改掉孩子的壞毛病,可往往事與愿違。就是這個現(xiàn)實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情,讓閆學想到了自己讀過的蘇霍姆林斯基著作里面的一個例子,在蘇的學校里,面對一個叫維佳的孩子曾多次偷竊的行為,教師的做法卻截然不同。有一次,他偷了別人的冰鞋,教師先是讓維佳悄悄返還了冰鞋,然后鼓勵維佳通過自己的努力——參加滑雪比賽得到了一副冰鞋。之后,教師又幫助維佳戰(zhàn)勝自己,學會將美好的東西與別人分享,而不是據(jù)為己有。他不僅把自己的冰鞋送給了一個小男孩,還用暑假勞動掙來的錢給小男孩買書、衣服和玩具。從此,維佳再也沒有偷過東西。閆學認為這個故事可以使我們受到啟發(fā),在這件事情中,教師不僅要禁止孩子偷竊別人的東西,更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喜歡的東西可以通過勞動來獲得,而且如果你肯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的話,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快樂。這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我們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則,我們的教育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而這樣的啟發(fā),都是閱讀帶來的。
其次,閱讀可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跟所有教師一樣,閆學在剛走上教師的崗位的最初兩年,也是在苦悶與彷徨中度過的,繁雜瑣碎的工作常常讓她感到窒息。就是在這個時候,她很幸運地讀到了一本書——《給教師的建議》,在蘇霍姆林斯基身上,閆學看到了教育是一件多么幸福又崇高的事業(yè),因此,做一個像蘇霍姆林斯基一樣的教師成為她不變的理想和信念,成為她前進的動力。由此,我聯(lián)想到了兩年前,我無意間在一個暑假讀完了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難和疑惑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我也不禁感嘆世上竟有這般透徹地理解孩子、理解教育的人,這本書好像為我打開一扇窗,讓陽光照亮了我黑暗和迷茫的教學之路。而后這幾年,我發(fā)現(xiàn)遇到班上出現(xiàn)的問題,我不再像前兩年那樣狂叫怒吼,用粗暴的成人的權(quán)威壓制學生,而是學著靜下心來,努力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冷靜地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我發(fā)現(xiàn)我的班級在發(fā)生變化,我,也在發(fā)生變化。后來,我讀了更多關(guān)于教育方面的書籍,我漸漸深刻地體會到,我竟然從事了一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復雜、最有創(chuàng)造性、也是最崇高的事業(yè)。難以想象,如果我沒有讀到這些書,沒有站在那些偉人的肩膀上去看待這份事業(yè),而是僅僅把它降格成一種純技術(shù)性的、教學生考高分的工作來做,那該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當然,一本經(jīng)典的書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就像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一樣,他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悲憫情懷、心靈關(guān)切、對人性的尊重,以及永不言棄的教育信仰,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閱讀和品味的。而這樣的閱讀,定會讓我們重新去審視和看待教育。
再次,一個愛閱讀的教師,必然會對學生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強調(diào)了教師以身示范的作用。教師的影響作用,在小學階段體現(xiàn)得尤為顯著。閆學認為,一個愛閱讀的教師一方面會影響著他的學生去閱讀,很多情況下,學生會由于教師對閱讀的熱愛而熱愛閱讀,會由于教師對書籍的迷戀而迷戀書籍。另一方面,教師通過閱讀豐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他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產(chǎn)生精神層面的啟迪和影響。而閆學正是這樣去做的,無論是做教師、教研員還是校長,她都堅持不斷地在閱讀。反觀我們的現(xiàn)實,有多少教師是要求自己的學生每天閱讀,而自己卻不閱讀的呢?
總之,閱讀的好處是說不盡道不完的,其中的甘甜和驚喜,需要我們在漫長的閱讀旅程中去慢慢發(fā)現(xiàn)。
二、讀什么
當我們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并且開始踏上閱讀旅程時,我們免不了會犯“選擇困難癥”。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書籍浩如煙海,繁雜多樣,人們終其一生都是無法讀完的;另一方面,我們讀得越多,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知識存在著多么大的漏洞,需要用書籍來惡補的地方實在太多,由此生發(fā)出一種不知所措的茫然。
閆學提出,雖然對不同教師而言,由于教齡、專業(yè)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書目的選擇會有所不同,但還是有一些原則可以遵循。
非經(jīng)典不讀。有時間閱讀,并不代表有大量的時間閱讀,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追求閱讀的高效化,要將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最值得閱讀的經(jīng)典書籍上。經(jīng)典的書籍往往都是經(jīng)得起時間和讀者的雙重檢驗的,它的內(nèi)涵更豐富,它往往能使我們站在一個至高處,將我們帶到一個無限廣闊的空間,開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跳出教育看教育。
有坡度的閱讀。有坡度,是指有難度。真正有價值的閱讀是對自己的挑戰(zhàn),讓你覺得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舒服”,甚至舉步維艱,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力氣。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書中傳遞的信息超越了我們的認知范圍和理解能力,但是,只有這樣的閱讀才能引發(fā)思考,開闊思路,讓我們有種“山外有山”的感覺,才能使我們得到提升、豐厚和轉(zhuǎn)變。
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熱點。知道學生在讀什么,我們才能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因此,了解和閱讀學生所讀,是一個必然的要求。
另外,教師的職業(yè)特殊性決定教師的閱讀與一般讀者的閱讀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教師的閱讀除了享受性的閱讀,更重要的是專業(yè)性閱讀。閆學認為,教師的閱讀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為目標的,這種知識結(jié)構(gòu)大體可以分成三個板塊: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深厚的理論基礎(chǔ)以及開闊的人文視野。這給我們選書時提供了根本性的方向。
三、怎么讀
讀書與寫作相結(jié)合。閱讀會引發(fā)我們很多思考,對于我們讀過的東西,必須要去整理,記錄,時間久了,便會形成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而思考整理記錄都離不開寫作。閆學在讀書的過程中,始終將閱讀和寫作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寫作大量的讀書隨筆。從蘇霍姆林斯基到杜威,從洛克到蒙臺梭利,從陶行知到陳鶴琴……她把自己的閱讀發(fā)現(xiàn)與感受意義記錄下來,并審視、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
敢于挑戰(zhàn)有坡度的書。有時,我們讀不懂一本書,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背景的問題。林語堂先生說:“須知世上絕無看不懂的書,有之便是作者文筆艱澀,字句不不通,不然便是讀者的程度不合,見識未到。”其中所說的“程度不合,見識未到”就是知識背景。怎么辦呢?興許我們可以先囫圇吞棗地讀,然后讀一些與這本書核心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書籍,這些書讀懂了,知識背景也就豐富了,再回頭讀,相信會比之前讀得更好。另外,面對一本讀不懂的書,不應輕易放棄,如果反復閱讀,也許會漸漸讀出個中真味。
“葉脈”似的閱讀。臺灣學者唐諾說:“下本書在哪里?下本書就藏在此時此刻你正閱讀的這本書里。”我想起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讀完一本書,常常能從這本書中發(fā)現(xiàn)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而這些書里又藏著更多的書,于是從一本書到另一本書,從粗多數(shù)到一個知識譜系,從知識譜系再到更廣泛的知識譜系,閱讀便由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閆學把這種閱讀成為“葉脈”似的閱讀,因為這個過程就像一片葉子的脈絡(luò),由脈絡(luò)輸送養(yǎng)分到枝干,最后長出碧綠的葉子。
好書不厭百回讀。一本好書,不管你讀過多少遍,你總能從中發(fā)現(xiàn)新東西。尤其是經(jīng)典的書籍。
其實,不管怎么讀,最重要的還是,先讀起來。閆學提到一個故事:英國小說家斯蒂文森患病之后,自知將不久于人世,可是他卻說:“要是寫不完一本書,至少可以開始寫第一頁。”只有讀起來,所有的方法才有意義。
四、讀書時間從哪兒來
閱讀是如此重要,但讀書的時間從哪里來呢?這是我們常常在閱讀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阻礙之一。
閆學提到,如果我們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當成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我們就一定能夠找到讀書的時間。這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看過的一個ted演講,演講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時間管理的,演講者講到了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有一位職業(yè)女性非常繁忙,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家庭以及社區(qū)活動等安排得滿滿當當,可是有一天,她家里的熱水器壞了,地下室都被水淹沒了。于是那個晚上她立刻著手處理,第二天她找了一個水管工,第三天找了專業(yè)的清理人員來處理損壞的地毯。所有這些都算在了她的時間表內(nèi)?偣不怂恢苤械钠邆小時。七個小時。這就等于一周七天每天都要擠出一個小時。但是假如你在這一周剛開始時就問她,“你能在這周抽出七個小時來參加鐵人三項嗎?”, “你能在這周抽出七個小時指導七個有潛力的人嗎?“ 她會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說,“怎么可能,你看不出我有多忙嗎?”但是她最后不得不抽出七個小時,因為她的地下室都被水淹了,她擠出了這七個小時。這件事告訴我們:時間是有彈性的。我們不能創(chuàng)造更多時間,但是時間會自己調(diào)整去適應,我們選擇去做的事情。我們對待閱讀就應該像對待那個壞了的熱水器一樣,當閱讀被我們當作是一件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是一種我們想過的生活方式時,自然就有時間了。因為,我們不是通過節(jié)省時間來打造我們想過的生活,我們應該先建立我們想要的生活,再來安排時間。
那么問題來了,在我們繁雜瑣碎的生活中,你的閱讀是否占有一席之地呢?它可以像呼吸一樣自然嗎?
五、寫在最后的話
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是一項慢的藝術(shù),閱讀對教師的成長不是立竿見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漸漸顯現(xiàn)的過程。我們要做的,便是去除浮躁,用閱讀這把金鑰匙打開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