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站在這里,望著滔滔的海水我不由得想起我們的英雄人物——林則徐。
虎門,是個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的地方;虎門,是個凝聚了崇高愛國主義的地方;虎門,是個顯示了中國人堅強不屈的地方。
公元1839年6月3日下午兩點,林則徐,鄧延楨等大員登在虎門這里看硝煙壯舉,禮炮聲中,一群群工人站在木板上,向池內(nèi)撒下鹽,又把切成小塊的鴉片扔進池里,在倒入石灰,頃刻間,虎門海灘升起了茫茫的煙霧,圍觀的人群沸騰起來!人們正是在歡呼中國人的勝利。
虎門硝煙,揭開了鴉片戰(zhàn)爭的序幕,寫下了悲壯的中國近代史第一頁,譜寫出一曲曲愛國主義壯歌;虎門硝煙壯舉,像海水沖刷煙膏那樣,洗去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強加給中國民族的恥辱,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民族決不屈于侵略,堅決抵制鴉片的決心,譜寫了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光輝篇章的第一頁。
一百年來,中國民族所承受的種種屈辱,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特別是在林則徐陳列室,看到那些吸毒鴉片的照片,我的內(nèi)心回響著這么一句話“落后就要挨打,腐敗就要亡國”,這句話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真理。而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讓我們心血澎湃,于新久久不能忘懷,我們青年一代又該如何做呢?我們應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更應該有為了民族復興,為了祖國強大而作出卓越努力的行動。
而對我印象最深的還有幾張現(xiàn)代人吸毒的照片,其中就有一個聰慧,美麗的女孩為了吸毒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這樣的悲劇不得不讓我們?nèi)ド钏肌6酒凡粌H危害自己,危害社會,更嚴重的是在危害我們的祖國。
今天,我們重溫虎門硝煙這段歷史,并不是發(fā)“思古之幽情”,而是把過去作為鏡子,更好地走向未來。通過這次的參觀活動,我們認識到要繼承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并使之發(fā)揚光大;還有,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毒品的危害,因此要堅決抵制。
20XX年5月22日,在黨委的組織安排下,和單位全體黨員干部一起參觀了我縣的巴什拜紀念館。在參觀的過程中,黨委書記結(jié)合講解員的講解,開展了以“六好”、“三愛”為核心的主題宣傳教育,并結(jié)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全國“兩會”精神,教育全委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和落實好科學發(fā)展觀,把馬克思主義“五觀”、“四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教育結(jié)合起來。
通過此次愛國主義教育集中學習活動,我進一步認清了形勢,堅定了信念,明確了方向。充分認識了在當前反分裂斗爭的嚴峻形勢下,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對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和文化觀,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始終做到政治堅定,旗幟鮮明地維護祖國統(tǒng)一,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堅決維護民族團結(ji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愛國主義,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指人們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開展這次教育活動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需要。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我縣今天的發(fā)展成就,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開展具有時代特征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干部群眾中形成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政治價值觀,只有自覺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才能增強黨在各族人民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從而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
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的堅決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高舉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偉大旗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動搖,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本職工作。牢固樹立中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強化政治敏銳性、堅定性和是非觀念,自覺抵制民族分裂主義,做到思想上警鐘長鳴,態(tài)度上旗幟鮮明,工作上立場堅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愛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后繼,臨難不屈,保衛(wèi)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jīng)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zhàn)斗,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xiàn)。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今天,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mào)組織使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加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2.
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jié)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種民族精神的先進與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適應時代潮流,能不能跟進歷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20多個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文明或者說民族精神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不得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jié)合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豐富著我們的民族精神,F(xiàn)階段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愛國主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nèi)涵,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nèi)容。列寧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我們所講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體現(xiàn)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進歷史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同維護國家獨立和廣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致力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反動統(tǒng)治的斗爭,把黑暗的舊中國改造成為光明的新中國。在現(xiàn)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獻身于建設和保衛(wèi)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事業(yè),獻身于促進視同統(tǒng)一的事業(yè)。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這是對我國現(xiàn)階段愛國主義特征的精辟概括。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愛 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一種集中體現(xiàn)。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一個人沒有精神不行,一個民族沒有精神更不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一次次地面臨著世界列強的欺辱,但我們從來都沒有放棄抗爭,并最終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仡櫧F(xiàn)代中國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之所以能最終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能自信地挺起我們的脊梁,就是因為我們有偉大民族精神的堅強支撐。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曾經(jīng)歷過許多大風大浪,遇到過無數(shù)艱難險阻。正是憑著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愛國主義旗幟下熔鑄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得以經(jīng)受住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一直保持堅強的團結(jié)和旺盛的生機。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傳統(tǒng),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團結(jié)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宏偉事業(yè)而奮斗,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我國歷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jié)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俞強不息,具有偉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從賈誼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孫中山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到鄧-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每一個中國人成就偉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