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說,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教師這個群體,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惦念于心,近年來,他多次走進校園,傾聽教師期盼,深刻闡釋教育改革見解,話語間傳遞立德樹人的期盼,尺素間表達尊師重教的深情。2019年教師節(jié)重溫總書記教師節(jié)的重要寄語精神,感悟總書記對教師殷殷期望和希冀。
1.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
2016年9月9日,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考察時的講話中指出,“教師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應受到尊敬,要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老師肩負著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2.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
2018年5月2日,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人才培養(yǎng)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3. 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
2014年9月9日,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指出,“國外有教育家說過:“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在信息時代做好老師,自己所知道的必須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范圍,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
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學生往往可以原諒老師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老師學識淺薄。“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知識儲備不足、視野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游刃有余。
4.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2014年9月9日,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指出,“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通過此次學習,我感觸頗深,受益良多。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教師這一職業(yè)所肩負的重要使命。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教師寄語精神之后,我覺得這為我們指明了以后工作的方向。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牢記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鏡子。老師應該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熱愛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工作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老師肩負著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yǎng)的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好老師的理想信念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好老師應該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xiàn)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之于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使命更是光榮,既是責任更是夢想。期待更多的教師更新理念、轉換思維、積極行動,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近日,我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jié)重要寄語精神,學習后,深感教師的責任艱巨無比,并對今后如何做好高校教師提出以下三點看法:
1. 做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
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好教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作為一名教師,今后我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2.做好教師,要有扎實學識
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學生往往可以原諒老師嚴厲刻板,但不能原諒教師學識淺薄。“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知識儲備不足、視野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游刃有余。
今后,我要始終處于學習狀態(tài),站在知識發(fā)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
3.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教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教師。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有愛才有責任。好教師應該懂得,選擇當教師就選擇了責任,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體現(xiàn)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
今后我要培養(yǎng)自己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的品質。離開了尊重、理解、寬容同樣談不上教育。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寬容,是每一個人在人生各階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兒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性格愛好、脾氣秉性、興趣特長、家庭情況、學習狀況不一的學生,必須精心加以引導和培育,不能因為有的學生不討自己喜歡、不對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所謂的“差生”甚至問題學生,我更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幫助。不僅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更要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
有信心做好合格的人民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情深意切、催人奮進,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事業(yè)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教師的特殊厚愛,是對教育系統(tǒng)極大的鼓勵和鞭策,并為當前統(tǒng)籌做好教育系統(tǒng)疫情防控和全面復學提供了思想指引,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精神內涵,為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合格的人民教師應注重以下四個維度的建設。
1.做好老師應注重師風建設
習近平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是每一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嚴格制度規(guī)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強國富民,育人為先。這是對教師、教育的更高認可,也是對全黨全社會的更高要求。正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師隊伍的思想指引,是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下建設教師隊伍的行動指南。在新的時代,更要擔當好人民教師的時代重任。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僅是教師個人形象與學校聲譽的反映,更將對大學生“立德”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2.做好老師應注重道德情操建設。
老師的道德情操最終要體現(xiàn)到對所從事職業(yè)的忠誠和熱愛上來。好老師應該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我們常說干一行愛一行,做老師就要熱愛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崗位僅僅作為一個養(yǎng)家糊口的職業(yè)。有了為事業(yè)奮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師這個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績。
3.做好老師應注重學識建設
陶行知先生說:“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這就要求老師始終處于學習狀態(tài),站在知識發(fā)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篤學,不斷充實、拓展、提高自己。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xiàn)在看,這個要求已經(jīng)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
4.做好老師應注重仁愛之心建設。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yè),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應該是仁師,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教育風格可以各顯身手,但愛是永恒的主題。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2020年9月10日第36個教師節(jié)到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表達了深切的關懷并提出期望。從總書記提出的殷殷希望中,我們可以讀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深意。
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下,教師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即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學如何開展?習總書記強調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zhàn)線,開展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在線教育,是廣大教師為抗擊疫情作出的重要貢獻。在這個特殊背景下的教師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為廣大教師點贊,并提出“要統(tǒng)籌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確保全面復學、正常復學、安全復學”。
統(tǒng)籌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道不可懈怠、不容失分的“必答題”。
為做好這項工作,學?茖W精準落實校園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嚴格、最細致、最全面的措施,確保師生健康安全、確保校園一方凈土。同時,在做好“線上授課”與“線下教學”銜接的同時,科學調整優(yōu)化教學計劃,推動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改進完善學校管理體制機制,努力構建與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
我深知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的歷史使命。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教師肩負著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愛崗敬業(yè),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在不斷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需要我們在儲備學識上發(fā)奮圖強,在教育教學上與時俱進,在課題研究上攻堅破難,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不斷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今社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興起,重大顛覆性技術出現(xiàn),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和發(fā)展方式,對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出新要求。今年教師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的要求。廣大教師應該以此目標要求努力成為政治素質過硬、業(yè)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今天,法律系的各位老師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給廣大教師重要寄語精神。通過此次學習,我感觸頗深,受益良多。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教師這一職業(yè)所肩負的重要使命。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教師寄語精神之后,我覺得這為我們指明了以后工作的方向。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牢記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鏡子。老師應該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熱愛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工作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老師的愛,既包括愛崗位、愛學生,也包括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老師肩負著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yǎng)的是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好老師的理想信念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好老師應該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xiàn)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之于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而言,既是使命更是光榮,既是責任更是夢想。期待更多的教師更新理念、轉換思維、積極行動,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