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官方央視拍的武術紀錄片,我不是太有興趣,都是圈內人,全明白那點事,什么雀不飛,什么發(fā)功打人,假大空看多了就是失望。這次是因為不斷有朋友提前推薦,而且都是偏重傳武實戰(zhàn)的師友,就打開久違的電視,調到央視頻道,這一看下來,就是連續(xù)六天的感動和思索。在武術界國家層面不斷追求高、難、美、新,武術體操化和傳武被全面貶低面臨失傳絕跡的今天,還能有一部從實戰(zhàn)武術人擔當?shù)呢熑危瑥拿褡逦幕瘋鞒械慕嵌,尤其是政府喉舌出來對?zhí)行了幾十年的舞蹈化評分標準,追求全面體操化的武術政策進行質疑,都說明這是一部非?少F難得,值得花時間看的紀錄片。
“既得藝,必試敵 ”
曾經有幸聽過馬明達老師的課,對馬老深厚的武術學識很是欽佩。在片中馬明達教授借戚繼光的這句話來闡釋武術的根本,就是技擊。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引用過《紀效新書》中的一段話:“復有所謂單舞者,皆是花法,不可學也……鉤鐮叉鈀如轉身跳打之類,皆是花法,不惟無益,且學熟誤人第一。”人前好看,防身無用,這就脫離了武術的本質。
得到了技藝,必從對手角度反觀自身的問題,這也是太極拳推手的作用。練太極拳的人不練推手,練形意拳的人不練對打實戰(zhàn),練八卦掌的人不練閃進,那我們還練武術干嘛。有的朋友說就是為了健身,可武術的健身功效和技擊是一體的,練習方法并不沖突。
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tǒng),一個是祭祀,一個是戎獵。民族要生存要發(fā)展,保家衛(wèi)國、鎮(zhèn)服蠻夷,武術在冷兵器時代是關系到民族存亡的,大家可以看看歷史,每到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關頭,尚武精神就開始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棄筆從戎”,在那時,武術實際上就是中國人的精神支柱。
工匠精神
與張建軍老師相識于珠海,看到了張老師的著作,便貿然去拜訪,承蒙熱情招待,暢談武術,據(jù)實相告,相見恨晚,張老師的技術和人品都是令人稱道的。在片中最讓我感慨的是,一位刀者,練了一輩子的實戰(zhàn)刀法,吃透了古刀譜,卻沒有見過書中描繪的稱手古戰(zhàn)刀;而一位鍛造苗刀的工匠傳承人,卻沒有見過真正的實戰(zhàn)刀法。刀者,沒有稱手的戰(zhàn)刀,功力還能發(fā)揮出幾成?工匠不知刀者的手感,如何來配重鍛造,達到最佳的效果?看到他們相見探討的一幕,才知道什么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綿張拳與形意拳一樣都是脫槍為拳,有獨到之處,大家可以在片中欣賞。摔跤是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太極拳的摔法大都來源于此,片中出現(xiàn)的摔跤泰斗李寶如先生曾對我有過指點,并惠贈大作《圖解中國跤》,在此也祝先生身體健康,威風不減。
正本清源
止戈為武的說法,專家說了多少年了,放下武器,放棄技擊的本質,這還能叫武術嗎?站立的持戈武士,隨時保家衛(wèi)國,提振精神,強身御敵,揮戈止戰(zhàn)才是中華武術的真正意義所在。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