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盡群花獨自芳,紅英渾欲拒嚴霜。芙蓉花又名拒霜花,謹以此文懷念二姑媽麗芙,我眼中最美麗的拒霜花。
夜驚睜開眼,手機提示竟是四點四十四,咯噔,心緊暗沉。我相信世上存在的心靈感應,5點剛過接個電話:二姑走了。二姑媽高而清瘦的身材清清楚楚地幻影在了眼前,寧隔千里遠,不隔一層板。陰陽兩隔,永不得再見。聞噩耗,單單看照片里的親人慈祥的微笑,太殘忍了。斯人一去不復返,親歷親人離世的苦痛是不堪言的,于是怯弱已無力的我選擇了逃避,包括應該到場的葬禮。呆滯、流淚,機械的碼字。
二姑媽麗芙是家族女子中公認的能干的人兒,1米78的個子,鵝蛋臉,瘦瘦高高的,心靈手巧,賢淑達理。姑媽是我父親唯一的姐姐,我奶奶共育五子三女,長女幼年早逝,二姑媽雖排位老二,但在家族里父親這一代她一直是弟妹們喜愛尊敬的長姐,二姑媽和兄弟姐妹之間和諧相處,深厚的手足情誼為弟妹族人做出了榜樣。那個古舊的年代,人們往往都無措施的接連生育,不可抑制的傳宗接代著。奶奶生小姑媽時,已出嫁的二姑媽將自己家中嗷嗷待哺的兒女都交給了老實的二姑父,挺著六個月的身孕晝夜趕幾千里路,回娘家伺候照顧做月子的老母。二姑媽是出了名的孝順女,每次回家走親戚都肩扛手提前后大包的,一直是照顧貼補著娘家的。?
二姑父是一個普通的皮革匠人,個子高高,聰明挺拔。遵父母之命,奉媒妁之言,19歲就迎娶了只見過一面的17歲的漂亮二姑媽。成家后二人就白手離開了祖屋,在臨縣的小屋落腳開始了辛勤的勞作。兩個人一生育有五子二女,五子個個身高2米左右,兩個乳名叫大小鴨蛋的姑表姐也高挑秀麗,二姑媽的家很長一段時間成了小縣城里矚目的典型巨人家庭,個子高,屋子大,兒女眾多,個個出息。二姑父藝精實誠,二姑媽精明能干,二姑父是家中老大,二姑媽在娘家也位居大姐大,婆家、娘家兩頭的親戚多如蟣,忙著小家顧著大家,操心勞碌的二姑媽累得滿臉褶皺但也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夸贊,二姑媽美滿的家沒有堅強的意志和辛勤的勞動是無法達到的。
爺爺奶奶子女眾多,叔伯們家家男丁居多兒女齊全,我是父親四十歲得的幺女,那時家族里已有幾十口將近了百口人,二姑媽的孫輩有幾個的年歲都比我大,但二姑媽對我的疼愛卻一點也不少。從我記事起,二姑媽就已是年近五十的人,干凈的面孔,利索的短發(fā),瘦瘦的精神矍鑠出現(xiàn)在我家的時候總是提著大包小袋。二姑媽的家住在鄰縣,祖父母和五叔一家在屯里的老屋。二姑媽那個時候回娘家往往要走上兩三天才會到達,不是路太遠,車太堵,路太阻,是因為惦念,想看望的人太多了?h里站一站,鎮(zhèn)里停一停,像個老母,途經哪個兄弟姊妹家都要照看一下,就像個受人歡迎的挑擔貨郎,一家一家的把每個人需要的或喜歡的東西貼心地送到。二姑媽的大包裹在童年的我的眼里就像童話書中圣誕老人的大襪子,總能變幻出好多好多的新奇東西,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幾乎應有盡有,魔法無窮。我總是圍著那幾個大大的包裹轉呀轉呀,奇怪的想,怎會變出那么多好吃的東西,那么好的新衣服新鞋子!要知道在那個時候,七十年代買布、賣糧、買日用品都是要憑票,按人頭供應的,物質奇缺。
聽媽媽講,那些鞋子和衣服的原料都是二姑媽從皮革廠、縫紉廠丟掉的邊角廢料中拾撿出來的,雖然都是新的,但長長短短、大大小小、寬寬窄窄的,在別人眼里根本就是不能用的,都被二姑媽當做了寶貝,深夜在燈下拼接成整體,熨斗熨平后配上一家大小穿小的舊衣拆下的大片布,細心地漿洗染色,一點點縫制成的。據說當時廠子里好多縫紉的女師傅也曾仿照著二姑媽的做法給家人添置新衣,可是都做了一兩件后放棄了,碎步大小各異,制成一件漂亮無可挑剔的新衣太費時費力了,也只有二姑媽的巧手和對親人拳拳的愛心加以堅強的毅力才變換出如此多的新衣,二姑夫說二姑媽真是能干,家里的燈油是最費的。二姑媽總是白天在縫紉廠上班,成宿半夜的熬夜做衣服做鞋子,貼補親友。長期的勞作致使二姑媽一直都是瘦l的,但眼神卻一直都亮亮的。
那時,我們家住在小鎮(zhèn),是二姑媽回娘家途經的第三站,每年總有那么幾個特別的日子,不逢年不過節(jié)卻恰逢換季的時候,二姑媽就會到家里來了。二姑媽來了,我如過年般快樂?梢源┬滦訃D,穿獨一無二永遠不會撞衫的二姑媽巧手用無數塊碎布拼湊縫制的花衣服,炫耀著、臭美著。還可以拿著餅干,噙著奶糖,幸福地蹦跳地奔跑在自家門前的小路上。同齡的玩伴,前屋后院的鄰家嬸娘,會艷羨趕來搭訕夸鞋子怎做的如此精致,衣裳縫制怎如此的漂亮,紛紛熱情招呼著:“二姑奶奶來了啊!庇谑牵芭_上二姑媽剛送給我們兄妹的大大的糖果、餅干的牛皮紙包會微微魔術般變小,來家里看望的每個人手上會多幾顆奶糖或一塊餅干,大人的手上有時還會多出付繡花的鞋墊,在那個買什么都憑票的年代,這些東西可都是很稀罕的。直到大家都心滿意足的笑著散去,二姑媽常常會溫柔地笑著,溺愛的輕輕地拍拍我因為不滿被人分食餅干糖果而不樂意,故意撅起小嘴巴的小腦袋瓜。可是轉瞬間,往往左鄰會將雞窩里還溫熱著的笨雞蛋放在我家的灶臺上,右鄰剛開園系著紅繩的第一個瓜也摘下來了,擺上了我家桌子,前院、后院,鄰家菜園子里應季的疏果也被含著奶糖的孩子零星的搬運到了我家的窗臺上。小小的不懂事的我因為二姑媽不曾言語的身教,懂得了與人分享的快樂。常常吃過飯,簡單的擦擦汗,二姑媽就又匆匆擔上她的大包裹向祖父母家方向繼續(xù)跋涉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匆匆行走在回娘家路上的二姑媽更是個心細如針的人,三月里回老屋途經我家,那天二姑媽是坐早車到的,時間寬裕,鄰居大娘見縫插針,拿來了其夫托人從城里買來的不合體的中山裝求二姑媽幫忙給拾掇下,說成品的衣服找別人改還真不放心。二姑媽二話沒說就支起了我家的縫紉機忙活起來。不善做面食的母親趁勢拉起了鄰居大娘挪移到廚房,和面剁餡包起了餃子,不知道是皮子搟的不好還是大娘包起來太毛楞,餃子入了大鍋,在打撈時,鍋里的餃子碎了好多個,大咧咧的鄰居大娘還打趣著:這活干的,當混沌吃得了。爸爸溫怒了臉,媽媽漲紅了面孔,不好意思地呢喃低語,或許是家里的笊籬長時間不用,不知道怎地就那么不給力。二姑媽樂呵呵地打著圓場,說都是笊籬惹的禍,這樣連湯帶水的吃著熱乎。六月里二姑媽再來我家時竟細心地帶了一把新的笊籬來,長長的笊籬把子晃蕩在大包裹上。二姑媽挽起手和媽媽入了廚房,絮叨著如何活面、醒面,演示著一捏緊一個,爸爸下班時,白白胖胖的餃子已整齊地碼放在盤子里,二姑媽適時地夸著媽媽說二弟媳婦餃子包的真好看,爸爸笑了,一家人樂融融。
大爺家的大媽是個純文化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卻笨拙的不會拿針線,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得備足了棉衣服,每年秋,二姑媽都要被大媽特意叫到家住兩天。一家五口人的過冬棉衣,拆洗縫制,二姑媽夜里只睡幾小時,要一刻不停的忙活棉活,大媽一家才得以溫暖的過冬天。有一年秋二姑父生病了住在醫(yī)院里,需要人日夜照顧,二姑媽脫不開身去大媽家,大媽家正長個的大安哥愣是穿著露了腿脖的棉褲冷風里穿梭,上了年紀的奶奶不得已為此專程來到了大媽家,給大媽家三個孩子的棉衣接上了袖口褲腳加了棉花。奶奶發(fā)了話:“他二姐,老大家的棉活你得包著啦,別凍壞了我的孫啊!笨礃幼哟髬屢患疫真就離不開二姑媽了。從這以后不管多忙,二姑媽都早早的給大媽一家做好棉衣服,后來甚至,大媽一家春天脫下的棉衣直接打包就捎給二姑媽,秋天時嶄新軟和的棉衣拿回家,這樣一過竟是數十年,直到大媽家老少也三代人時,大媽的孫子都上學了,一切方便都可以買到的時候才作罷,這時二姑媽已是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了。提起二姑媽,大家都敬重她。親人間的關系只要真心相處,互幫互助就會無縫隙,媽媽她們五妯娌都說這樣的姑姐如母親。
蹉跎半生,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細碎如斯的時光中,一個個親人悄無聲息決絕地走失,無休止的尋找、想念、跋涉,一起走過的日子成了心底最深的懷念,二姑媽,風霜不懼總是笑盈盈慈愛的老人,我眼中最美的拒霜花,舍不得您走啊,撕心裂肺的心底吶喊:這么好的老人怎么可以說沒就沒了呢!點點滴滴的記憶隨淚眼朦朧,滿屏都是二姑媽慈祥的面容了。滴墨成殤,停停頓頓地碼著字時,侄兒打來電話:”老姑,我二姑奶沒了,你怎么還沒到……“嗚咽聲、細碎的哭泣聲、聲聲入耳。???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