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應該如何將它完全開發(fā)利用起來,你有什么好的建議?這里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菧\談數(shù)學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學論文,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
教材僅僅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種重要載體,教材內(nèi)容是可以超越、可以變更的。教師們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素材可以為我們所用。用這樣的素材組織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既能激發(fā)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又能開闊學生視野,還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
把身邊有價值的素材作為教學資源
01
選擇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件或現(xiàn)象
作為教學資源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因此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事件或現(xiàn)象都和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相聯(lián)系,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不僅能喚起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而且還能激起學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例如,在教學“小數(shù)的認識”一課時,xx市xx區(qū)xx實驗小學呂xx老師是這樣進行的。
課前,教師走進教室輕松愉快地和同學聊課余生活,聊到手機鈴聲響起了, 屆時教師聊到微信,孩子們那微微漲紅的小臉興奮到極點,教師問:“提到微信,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發(fā)朋友圈!”“點贊!”“看老師作業(yè)!”“和同學、朋友聊天!”“搶紅包!”……
教師得意地笑起來,說:“我也喜歡搶紅包!”有的孩子著急地站起來說:“過年我們?nèi)以谝黄鹁蛽尲t包,我搶到的最多。”那小表情好似就他最棒。其他孩子也躍躍欲試。
教師神秘地說:“那么你們看看我今天帶來了什么?”出示一個搶紅包界面,接著說: “那么我們也來搶紅包吧!”孩子們的興趣被調到了極點,紛紛舉起小手,有的甚至站起來舉著小手。教師讓一個孩子到前面點了一下紅包,屏幕顯示1.20 元。
其他孩子特別羨慕,嘴中急切地說著:“老師, 我 !”教師又找了3 人去搶紅包,分別顯示:0.10 元、0.30 元、0.60 元。這時教師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孩子們立刻坐好, 靜靜地等待教師的題目。
教師說:“你們知道他們搶了多少錢嗎?這些數(shù)怎么讀呢?”話音剛落,許多孩子就紛紛舉起小手,教師就開始了小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的 教學。
練習時,教師依然運用“搶紅包”來進行練習,孩子們對小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進行了鞏固練習,并且積極性一直很高,其中有的孩子搶到紅包后除了能讀、寫出數(shù)字外,還將自己所搶紅包的大小和別人進行了比較,這樣就對下次課“小數(shù)的比較大小”有了一點點滲透。
“搶紅包”的游戲使孩子不再感覺到學習數(shù)學的枯燥、無趣,而是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數(shù)學知識,同時又能把掌握的小數(shù)的知識悄無聲息地應用到玩數(shù)學的游戲當中去。
02
選擇有意義的熱點問題作為教學資源
熱點問題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它與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息息相關,對學生也至關重要,更是學生渴望了解和知道的事情。
例如,現(xiàn)在提倡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在教學“大數(shù)的認識”時,可以把“雙十一”中淘寶、京東的銷售額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看到我國人民群眾購買力的增強。也可以把一些因為浪費造成的驚人的數(shù)據(jù)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在讀數(shù)的過程中心靈受到觸動。
03
選擇振奮人心、激動不已的場面作為教學資源
振奮人心的場面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適當?shù)匾胪梢赃_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例如,十九大期間電視播放的百分數(shù)就是教學“百分數(shù)的認識”一課的極好素材。
在教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播放視頻剪輯片段《十九大報告描繪新時代》,呈現(xiàn)一條重要信息:到2035 年我國基本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2)畫外音:到2035 年的時候我們幾歲了?那個時候我們正在干什么?
(3)再過17 年就是2035 年了,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嗎?
(4)引導學生觀察2017 年、2018 年的年歷,先填出每個月的天數(shù),再算出一年有多少天。
04
選擇學生自身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作為教學資源
少年兒童對自身的生長發(fā)育充滿了好奇,從人體的奇妙變化的話題入手,極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幾分之一”時,從“胎兒圖”、少年圖、成年圖中頭與身體的比例,逐步認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經(jīng)歷分數(shù)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認識“幾分之一”的同時,也了解了自己的身體。
到了六年級,教師可以出示《快步走與長壽》閱讀資料:
研究表明,行走速度越快壽命越長。美國匹茲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1986 年到2000 年間的34485 名65 歲或以上老人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跟蹤記錄,數(shù)據(jù)顯示, 研究對象的平均壽命為73.5 歲,平均步速則為0.92 米/ 秒。在75~84 歲男性組內(nèi), 那些步速超過1.4 米/ 秒的人,能繼續(xù)生活10 年的概率達到了50%; 而那些步速低于0.4 米/ 秒的人,只有15%的人還能繼續(xù)活10 年。
引導學生思考:他們的調查進行了多少年?調查了多少人?結論是什么?你對他們的研究方法和結論有什么想法嗎?
02
把課堂生成資源作為教學資源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學生會提出哪些問題,會怎樣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很多情況下教師是無法預料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同的觀點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教師對課堂中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加以過濾、把持與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時可以產(chǎn)生“錦上添花”的教學效果。
例如,xx市xx區(qū)鶴祥實驗小學王磊老師在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場景。教師出示:學校門前有一個花壇,每排擺放19 盆花,擺了這樣的21 排,一共有多少盆花?教師要求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和理由。于是學生有以下算法:
(1)用豎式計算。理由是:這種計算方法最常用。
(2)19×21=19×20+19=399,理由是:21 個19 想成20 個19 加1 個19,可以簡算。
(3)19×21=20×21-21=399,理由是:19 個21 想成20 個21 減去1 個21,可以口算。
正當教師要進行總結時,一個學生的發(fā)言打破了即將圓滿結束的教學。
生:“19×21 可以想成20×20-1, 理由是:根據(jù)19×21=399 的結果想到, 20×20-1 也是399。”最后他不好意思地笑著補充了一句:“瞎猜的歪理。”(教室里一片嘩然,“沒有道理”“瞎猜”“湊數(shù)”“歪理”…… 學生的呼聲引來聽課教師的議論。
這種方法遠遠超出教師預設的范疇。)師(十分鎮(zhèn)定):“真的是歪理嗎?在歪理的后面有沒有真理呢?咱們一起找一找。”
于是研究課又多了一個“找”真理的環(huán)節(jié)。
過了一會兒,學生又驚呼起來:“不是歪理,有道理!”“這樣計算是正確的。”學生用點子圖說明觀點(見下圖)。
微信圖片_20180714041159.jpg
每排有19 盆花,有這樣的21排。把最后一排去掉,21 排變成20 排,也就是拿出19 個,將剩下的20 排每排再補上1 個, 每排由19 變成20,其中最后一排少1 個, 因此是20×20-1。
接著又一個學生舉例: “18×21=19×20-2”。轉眼之間學生舉的例子布滿黑板……
一個意想不到的“插曲”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梢,教學過程中一旦發(fā)生具有一定教學價值的意外事件時,教師不可簡單處理,而應為學生搭建一個互動交流,互相學習,即“對話—分享”式的學習平臺,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主探究,動態(tài)地推動課堂教學實現(xiàn)有效生成, 讓學生思維質量得到提升。
盡管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給出的具體反饋情形多種多樣,應對的具體手段也不一而論,但始終不變的是, 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學生的真實想法,給各種基于思考的觀點與想法提供碰撞的機會,這樣才可能有助于形成、進而有效利用生成性資源。
微信圖片_20180714041203.jpg
03
把社區(qū)、家庭資源作為教學資源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社區(qū)、家庭中有大量的與數(shù)學教學相關的課程資源,如果我們在教學時能夠合理利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大有好處。由于新教材內(nèi)容大多與生活、生產(chǎn)結合十分緊密,這就要求教師走出課堂和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社區(qū), 掌握翔實的材料、確鑿的數(shù)據(jù)。
例如,在教學“利息”一課時,教師課前可以布置學生向家長或到附近的銀行了解有關利息的知識,課上進行匯報。在上課匯報時,學生從課外獲得的信息要遠遠大于教材中所介紹的知識。
再比如,可以組織中年級學生開展節(jié)約調查活動,通過訪問、調查、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了解家庭、社區(qū)的水(或電、糧食等資源、一次性生活用品等)的浪費情況,組織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節(jié)約方案,增強學生的節(jié)約資源意識;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垃圾研究,通過收集資料,了解國內(nèi)外垃圾分類和處理的有關內(nèi)容,調查、了解身邊各種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組織學生設計垃圾回收的方案,進而增強學生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微信圖片_20180714041208.jpg
04
開發(fā)媒體、網(wǎng)絡資源作為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廣播、報刊、計算機已經(jīng)進入普通百姓家,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知識面也越來越廣,F(xiàn)實社會是一個網(wǎng)絡化時代、信息化社會,教師可以到網(wǎng)上收集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題材,來充實、豐富課本內(nèi)容,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例如,在教學“路程、時間、速度” 一課時,教師播放從電視節(jié)目“動物世界”中截取的“獵豹追捕羚羊”片段,在獵豹即將追上羚羊時,畫面靜止。
教師提問:你們猜,獵豹能抓住羚羊嗎?(學生猜測可能發(fā)生的情況。)
生1:我認為獵豹會抓住羚羊,因為獵豹跑得快些。
生2:我認為獵豹抓不到羚羊,因為它體力不如羚羊好。
師進一步追問:什么情況下獵豹會抓住羚羊呢?
生:當獵豹比羚羊跑得快的時候就能抓住羚羊,它跑得比羚羊慢的時候抓不到羚羊。
教師很自然地說明:這里的快和慢, 就是我們數(shù)學上所說的速度。從而自然導入新課。學生喜歡的《動物世界》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微信圖片_20180714041212.jpg
05
整合其他學科資源作為教學資源
數(shù)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要注意整合其他學科資源。
01
從其他學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資源來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概念、掌握數(shù)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等量代換”一課時, 我就利用了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曹沖稱象》的故事。
一上課,先出示曹沖稱象的圖片, 問:“看到這幅圖片,同學們是不是想起了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曹沖稱象 !”“還記得曹沖是怎樣稱象的嗎?”結合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回憶曹沖稱象的過程: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然后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說明:“如果我們從數(shù)學的角度看,在這里曹沖運用了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量代換。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等量代換’ 的方法解決問題。”
02
從數(shù)學角度去研究人口、資源、環(huán)境等問題
例如,在教學“比的意義” 一課時,我就利用了我國男女比例失調的數(shù)據(jù),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課。
03
適當整合數(shù)學繪本、讀本資源
數(shù)學繪本提供了貼近兒童生活經(jīng)驗的場景,把枯燥的數(shù)學符號、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變成了生活里好玩又有趣的故事。利用繪本作為工具可加強兒童數(shù)學的溝通能力,有助于數(shù)學概念的了解,并提升解題的自信心,讓兒童體會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的和有趣的數(shù)學,這樣數(shù)學就會變得平易近人。
總之,新時代的教師要有強烈的課程意識,教師要從課程的忠實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改變以往學科本位的觀念和被動實施課程的做法。正確認識教材在課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變過去習慣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國家課程教材,積極進行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實踐探索。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