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從孩子開始,要關注兒童文學的發(fā)展。要推進學生這方面的閱讀,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試著教師需要考慮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第四屆領讀者大會學習感悟【6篇】,快來看看吧。
1
常學常新,精神和靈魂的再度洗禮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與大師對話,與高尚為伍,豐富精神底蘊;下聯(lián)是:向賢者求經,向善良看齊,升華道德根基?偸歉杏X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所以經常以學習者的角色自居,用“活到老,學到老”的態(tài)度勉勵自己。此次北京之行參加領讀者大會,所見,所聞令我的精神和靈魂再度得到洗禮,所謂常學常新,沉靜下來后做一梳理,大家共勉。
——寫在前面
一、聆聽朱永新老師《我為什么喜歡兒童文學?》的幾點想法。
開幕式后,梅子涵老師老師介紹到:“第一位演講者是朱永新教授,這是一位鐘情于兒童文學閱讀的人。他演講的題目是《我為什么喜歡兒童文學?》。”聽到梅老師這么一介紹,我瞬間莫名其妙的開始激動。朱永新老師以他一貫勤勉務實、和藹可親的樣子出現(xiàn)在發(fā)言席上,他的演講很快把我?guī)肓肆硪粋世界。
朱老師說一所沒有閱讀的學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倘若學生學會了讀書,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掌握了自我教育的工具。這個觀點其實告訴我們做老師的要擔負起為孩子們選書和薦書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而我們薦書的最低標準就是要去看書,看過這些書。
朱老師也真誠地告訴我們他自己喜歡兒童文學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文學的喜愛,是想成為一名作家。當朱老師說到這個原因的時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上初中的我。彼時,我也懷著作家夢,初一的時候從領居家借來一本散文詩,愛不釋手,反復閱讀,還循著扉頁上的地址寫了兩篇稿子寄給了出版社,后期竟收到了出版社寄來的榮譽證書和回執(zhí)單,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像著了迷似的,經常性寫作,經常性投稿,也收到了更多的雜志社的回執(zhí)。備受鼓舞的我竟想著自己寫一部小說,手稿也寫了70多頁,后來終因種種原因終止了寫作,不過那時的經歷造就了后來愛讀書和寫作的我。
朱永新老師在演講中說道:一個擁有赤子之心的人應該是一個熱愛兒童文學的人。我想說,盡管我們現(xiàn)在已經是成人,但我們應該常懷赤子之心,常懷赤子之心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在這個喧囂和紛擾的世界中,讓我們懷著赤子之心去閱讀兒童文學就成了最幸福的事。我們新教育人常說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怎樣去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呢?這算是其中的一個答案吧。
二、周其星老師的《春天》讓我融入其中,潸然淚下;黃雅蕓老師的《小房子》讓我耳目一新,深受啟發(fā)。
我也是帶著常人的思維去接受周其星老師的導入的,看到畫面時,我也想到了春回大地,鳥語花香,我還想到了冰雪融化,水流潺潺,然而不是這樣的,周其星老師講的是梅子涵老師的《綠光芒》里的《春天》,周其星老師的娓娓道來,恰當點評,循循善誘讓我見識了原來這才是真正的閱讀課,一節(jié)真正意義上的文學閱讀課應該這樣上的。
當周其星老師伴著背景音樂去讀《外婆》那篇文章時,我是真的掉淚了,我竟然開始不斷地、不自覺地去想我的外婆,仿佛文中的外婆就是我的外婆。誠如梅子涵老師后來點評周老師課時說的那樣:散文是不需要虛構的,打動讀者的恰恰是作者全部的情感,今天閱讀課的現(xiàn)場是沉重的,是有淚水的,因為淚水流著流著就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會讓我們擁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周其星老師的課真正講到了我們的心里。
如果說周其星老師的課是以情動人,以情育人的話,黃雅蕓老師做的《小房子》繪本課則是以理服人,以理育人。其實這樣來評述也是不對的,畢竟感性和理性不能分的那么明朗,因為語文本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文學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黃雅蕓老師的課上的特別安靜,安靜中蘊含著兒童本位思想。這種兒童本位不是一味地去附和,而是讓兒童本位真真正正地在課堂上實實在在的發(fā)生,通過課堂去填補兒童成長過程中本該有但缺失的或者已經有但不夠的文學素養(yǎng)。同樣誠如梅子涵老師點評的那樣:兒童的本位是不吃素菜的,但生命的本位是需要吃素菜的,所以我們要把孩子的奔跑剝奪掉一些,給他一點文學的小房子或電影。
三、文學閱讀和語文學習必須結合嗎?你的看法呢?
因為這個問題,梅子涵,王林,黃雅蕓,周其星,郭史光宏幾位大家足足討論了一個小時,卻把答案留到了明年的領讀者大會。結合學段,也引發(fā)了個人的一些感慨。
文學閱讀與語文學習本身是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的,其一是有著相同的服務對象——學生和兒童,其二是有著相似的功能——語言學習和人文教育!墩n程標準》中也說到: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是語文的基本特點。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也是有很多兒童文學作品的,兒童文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又符合小學語文學習心理。這樣看來,文學閱讀,尤其是兒童文學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基于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一定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和對兒童文學的鑒賞力、判斷力是必須要有的,只有具有兒童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才能帶領孩子閱讀、欣賞兒童文學。
所以我們不必糾結于文學閱讀和語文學習必須結合還是不必須結合,我們需要做得就是帶著自己的學生走進“電車學校”,在閃爍著人性永恒的美的世界里和《窗邊的小豆豆》一同成長;帶著孩子們走進《巨人的花園》,和那個孤獨的巨人握手,去感悟友愛,善良,助人為樂;我們能夠做到,也會做好。
當每次學習或者培訓結束的時候,讓大家研討看法或感想時,我經常會說這句話:“我是來學習的,通過學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感覺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我了。”此番歸來,用電腦敲擊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我還在想著我經常說的這句話。
2
領略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堂
今年的領讀者大會的主題是“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堂”,一開始我沒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還和其他老師討論這個主題為什么要這么說,難道 “兒童文學”還不“文學化”嗎?
聽了幾位大咖的講座,了解的是閱讀的重要,中國需要好的原創(chuàng)圖畫書,需要更多領讀者······直到聽了周其星老師和黃雅蕓老師的閱讀課,我仿佛領略到了“文學化”的感覺。
周其星老師的閱讀課《春天》,從同學們的自主閱讀到老師深入引導,老師的提問不是為了強調正確的答案,每一次提問都是一次觸動心靈的呼喚“你最想走近誰的故事?” “最能打動你的句子”特別是當周老師提問“文章中你覺得誰更愛誰?”這個問題時,把同學們,把聽眾席上的我?guī)敫钜粚訉?ldquo;愛”的思考。于是同學們從文章中極力的發(fā)現(xiàn)“愛”,表達“愛”。這時,周老師卻告訴我們這個問題不是為了證明誰的愛更多些,是為了讓同學們再一次去閱讀文章,去書中尋找“愛”的痕跡。我忽然有一種“放下”的輕松,周身被 “愛”包圍的感動。這種源于內心的感動是“文學化”嗎?
《小房子》是我已經看過許多遍,也給孩子們講過許多遍的繪本,從讀封面、讀環(huán)襯······黃雅蕓老師的閱讀課仿佛和我們講的順序差不多,但是黃老師的引導總是能把我的思緒帶入另一個天地。當同學們都在關注封面的形象角色時,黃老師提示我們發(fā)現(xiàn)色彩;當同學們關注鄉(xiāng)村寂靜的夜晚時,黃老師提示我們“遠處的城市之光打破內心的平靜”;當同學們關注不斷發(fā)展的城市里多了許多東西時,黃老師提示我們“少了什么?”;在黃老師一次次的提示下,我們感受了社會的發(fā)展,感慨了時代的變遷。同學們思維活躍,仿佛有著說不完的話題。這種發(fā)自內心的表達是“文學化”嗎?
當梅子涵老師和幾位嘉賓在臺上討論“文學閱讀和語文學習必須結合嗎?”這個話題時,我忽然覺得,現(xiàn)在我們課堂上的語文學習是知識和技能的練習,而文學閱讀更像是一種修養(yǎng)。就像一塊玻璃,礦石里提煉的是玻璃,遇到獨具匠心的人就會成為美麗的藝術品。文學化就是獨具的匠心,每個人對文學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們這份匠心,這份修養(yǎng),才能讓玻璃變成藝術品?纯磁_上的每一個嘉賓,相信他們每個人也會有基礎的語文知識和技能,但讓他們在閱讀上閃閃發(fā)光的是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是他們的獨具匠心。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鋼琴學習者,非常刻苦練琴,所有名曲都熟練的沒有瑕疵。當他去拜一位大師學習時,大師卻告訴他:這樣每天坐在鋼琴旁不停地重復練習永遠成不了鋼琴家。大師讓他去旅游,去感受生活,要把心融入樂曲去演奏。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應該這樣吧,把老師的心融入閱讀,把孩子的心帶入閱讀,讓我們的孩子不僅僅是語文的練習者,更是文學的愛好者、欣賞者,甚至成就者。
3
努力做溫潤儒雅的教師
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天的北京收斂了夏天的燥熱,以更強大的包容性接納著天地冷暖,萬事萬物。北京市海淀區(qū),中國高等學府的匯聚之地,行走在其間,更覺自己在厚重歷史和博大人文面前的渺小。2018年領讀者大會暨CBBY閱讀年會會場就設置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大廈大禮堂,我從千里之外的鄉(xiāng)村遠赴這天闊地寬的都市,和全國熱愛閱讀,有教育情懷的仁人志士一樣,都想取一瓢智慧的泉水,或洗濯道路上的陰霾,或用作釀制人生老酒的原料。這次,我真的不虛此行,兩天的學習,縈繞在我腦海的就一句話:“努力做溫潤儒雅的教師”。
第一次接觸兒童文學課堂,周其星老師和黃雅蕓老師的課讓我印象深刻,充滿敬意。梅子涵先生的《春天》一文,從兒童認知年齡來分析,篇幅較長、意境偏深,又有些不適宜兒童閱讀的沉重感,本以為這一課會被“呆板、枯燥、憋悶”等貶義的標簽貼滿,但是一堂課下來,我卻深深地享受其中。這像讀抒情詩一樣美的課堂,盡管是凄美,盡管學生深陷其中聯(lián)想到親人離別的傷心畫面,盡管參訓教師很多也為之動容暗自落淚,卻讓我無法抗拒這文學課堂的魅力。周其星老師更像是一位詩人,一位安靜的會娓娓道來的詩人,不急不躁,四兩撥千斤。學生也慢慢在周老師舒緩的引導中漸入佳境,誰也不想打破這份因文學而神圣的值得敬禮的安靜。
第二日聆聽黃雅蕓老師的課,像是欣賞一叢清晨掛滿細露的花簇,一丁點刺耳的聲音都會打擾這沁人心脾的芳香。緩緩的如同從古箏木琴上曲調流瀉時的節(jié)奏,文學課堂充滿文學意味。我深深地陶醉在黃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陶醉在《小房子》巧妙的情節(jié)中,一堂課下來,學生收獲的不僅是文字圖畫本身的知識,還引發(fā)了對社會、對環(huán)保、對城鄉(xiāng)建設的思考。一堂安靜的課,一本有趣的書,就代替了成人啰嗦的說教,由講述道理變成發(fā)現(xiàn)道理,學習跟著興趣走,試問這樣的課哪個孩子能不喜歡呢?
不冗長,不鬧騰,靜下來安靜地品讀,靜下來干凈地為師,靜下來享受地學習。
心要安靜,這是我參加領讀者大會首先領悟到的。作為一名教師,不管生活給我們多大的考驗,或是多重的歷練,從我們步入課堂的那一刻起,胸膛中那顆強大的心臟都要把縷縷瑣碎關進心底的房子,還給課堂本該有的一份安靜。安靜,不只是我們要降低分貝,更是一種由智慧、由尊重、由關愛等形成的一種安靜的氛圍,我們心無旁騖,我們靜下來聆聽學生的語言,我們靜下來也像學生一樣認真的思考。心境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未來。
人要干凈,這是由安靜內心輻射身體的結果。有人如石,堅硬卻易傷人;有人如草,吐滿綠意卻隨風搖擺,還是做水吧,有溫度,有心胸,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師者更應干凈做人,有善良的本質,有溫潤的脾性,有寬廣的胸懷,有為師的涵養(yǎng),有不凡的氣度。梅子涵先生儒雅,枝葉溫柔地向四方舒展,根卻堅毅地深扎土地;朱永新教授儒雅,謙虛平和,卻掀起新教育的軒然大波;郭史光宏儒雅,年紀尚輕,卻引領兒童閱讀。能高聲尖叫不是有能量,能細語動人才是有能量,干凈的、如水的、儒雅的教師多么令人向往!
學無止境,這是永遠不變的箴言。不走到高處不知道天地寬闊,不走到遠處不知道世間博大,古人踏遍千里讀書萬卷,鑄就了歷史璀璨星河,學無止境,不分時代,不分種族,不分高低貴賤。到了北京,聽了名師的講課,聽了大家的分享,深知自己的淺薄,更得學習歷練。我要安靜下來,潛到低處,多學多思,從干凈做人開始,從認真做事開始,從探索教育開始,學無止境。
心要安靜,人要干凈,學無止境,我要努力做一名溫潤儒雅的教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兒童文學,美麗的遇見
這次,有幸參加“2018領讀者大會暨CBBY閱讀年會”,最大的收獲是有了一次美麗的遇見,遇見了兒童文學,真正認識到兒童文學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兒童文學,肩負使命。
李學謙先生在《我對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的期待》報告中,從兒童文學的“孕育階段”談起,講到梁啟超一句名言,“欲新民,必自新小說起”,可見梁啟超在文學領域所進行的“革命”,是與他的政治改良相輔相成的。由此可見,中國兒童文學背負使命問世,以培育新人救亡圖存為使命。
張明舟先生在《兒童文學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養(yǎng)成》中,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就是在關注本國發(fā)展的同時,也要關注別國的發(fā)展,在關心本國利益的同時,也要關心別國的利益。因此必須重視兒童文學對孩子的教育作用,只有從小接觸兒童文學,了解、包容世界的差異性,接受、欣賞世界的多樣性,才能培養(yǎng)真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而成為推動國際間相互理解的重要力量。
幽默風趣的繪本畫家田宇曾說:“大人們沒有點熱情,孩子怎么會有愛和夢想?”是啊,大人不讀童書,不懂童書,又如何讓孩子愛上童書,從而完成童書救亡圖存,與世界和平共處的神圣使命呢?
二、兒童文學,奠基人生。
兒童讀物對于兒童,就像食物。兒童文學中蘊含著人類最美好的東西。我們要給孩子一生所需要的東西,也許孩子不知道,他們需要文學,就像他們需要素菜,但是他們也不知道一樣。不一樣的童年,孕育不一樣的未來。兒童文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的記憶。而閱讀兒童文學,是一種心靈的對話,朱永新先生說:“童年是時間意義上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是地理意義上的童年。”可見童年是對一個人是一生的影響。朱永新先生、梅子涵先生走上文學之路,無疑都是受童年時期兒童讀物的滋養(yǎng)。
梅子涵先生講到,美國童話書《最想做的事》,里面的黑人小孩,也是在很小的時候,有了寫作的沖動,而這個愿望與夢想“原比鹽的味道更鮮明”,最終成了美國當代杰出的教育家、文學家。
著名導演賈樟柯,也是在偶然看到陳凱歌的電影處女作《黃土地》,深受感觸,出了電影院,就立志當一名導演,于是這位新生代導演的人生傳奇,從此拉開了大幕。他所拍攝的作品,多有童年的印記,可謂獲獎無數(shù),名揚海外。
三、兒童文學,豐盈生命。
我們姑且不談,朱永新先生和梅子涵先生因愛好兒童文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周其星和黃雅蕓兩位老師吧。
這次大會規(guī)模宏大,精彩不斷。但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真切的感受到,兩位老師的兩節(jié)閱讀公開課,可謂畫龍點睛,錦上添花,是整個領讀者大會的亮點。
周老師的《春天》,娓娓道來,引領著孩子們漸入佳境,讓孩子們在邊讀邊聽邊說邊思考中,感受“我們在愛中長大,沒有微不足道的事,沒有輕易忘卻的人”,他的課,打動了孩子,打動了專家,也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觀眾。
黃老師的《小房子》,采用聊天的形式展開,賞美圖,聽故事,唯美空靈。那個戴眼鏡的小男孩,也給所有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開始就表現(xiàn)很積極,黃老師讓他回答一個問題,見解獨到,觀點鮮明。后來,老師不再讓他回答問題。整節(jié)課上,這個小男孩并沒有因為老師不再叫他而放棄舉手,盡管有時候,可以明顯看到,他有點失望。但是依然堅持舉手,有著極強的表現(xiàn)欲和極強的自信心。當快下課的時候,我都替他捏把汗,也替黃老師捏把汗。如果,就這樣結束這節(jié)課,小男孩會受到傷害,他的積極性,會被挫傷;如果,就這樣結束,黃老師的這節(jié)課,不能稱其為完美?墒,就在我們都很期待又緊張的時候,奇跡出現(xiàn)了,小男孩又舉手了,黃老師說:“你一定要回答嗎?”孩子肯定地點點頭,然后站了起來,給了一個更精彩的答案,他竟然把語文與文學的區(qū)別理解的那么深刻,與剛上課的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遙相呼應,他的回答引起了會場雷鳴般的掌聲?蓯鄣男∧泻ⅲ斆鞯男∧泻,他今天的精彩,一定是兒童文學的作用;智慧文雅的黃老師,如果不是對兒童文學的由衷熱愛,又怎能贏得如此熱烈的掌聲?一節(jié)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成就了老師,發(fā)展了學生。
如果不是兒童文學,朱永新先生,梅子涵先生,周其星老師,黃雅蕓老師又怎能有如此豐盈的人生?
兒童文學,肩負使命;兒童文學,奠基人生;兒童文學,豐盈生命。初識兒童文學,的確是一次美麗的遇見。為了那個美好的夢——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行走在生活里,讓我們常到文學里去坐一坐,享受文學,享受人生!
5
朗讀者轉變?yōu)橐I者
以往和孩子分享繪本故事的時候,每次我們都會給孩子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內容,講的過程中會根據故事的內容會穿插一些問題,如:《小豬變形記》,請你猜一猜小豬變成大象會怎么做?
其實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老師講給孩子聽。聽了黃雅蕓老師分享的《小房子》,我茅塞頓開,原來我只是一個朗讀者,忽略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果長此以往,孩子們在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上就會是一個縮小版的“我”,所以我們必須擺脫固有的成人講孩子聽的狀態(tài)。如果我再給孩子們講《小豬變形記》,我會預留一段時間讓孩子自己翻閱圖書,會提出讓孩子探究的問題“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變形?你對變形有沒有一點了解呢?”可以再給孩子一次探究問題的機會,讓畫面和孩子互動,讓每個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繪本世界,讓創(chuàng)意無限擴大。不管孩子給出什么樣的答案,我們都要和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上看問題,不把成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要讓幼兒有回答問題、思考問題的時間;有提問題、提看法的機會;有發(fā)表建議、參與評價的權利,這樣的閱讀必定會讓孩子開闊眼界,豐富內心,興趣盎然,從而引領孩子走上閱讀之路。
6
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文學性
無論國家、社會、還是我們學校,越來越重視閱讀。作為教師,如何通過自身的閱讀引領、推進學生閱讀,進而引領、推進學生的家庭閱讀,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2018年9月有幸參加“2018年領讀者大會暨CBBY閱讀年會”,我的心里是激動的。我?guī)е绾我龑W生閱讀的問題去的。大會一開始, “文學化的兒童文學課堂”這一繞口的本屆年會主題,讓人感到有“文化味”的同時也有點讓人不解其意。這個話題也引發(fā)了第二天專家們熱烈的討論。那么,兒童文學閱讀與語文教學如何結合呢?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兒童讀的書不等于兒童讀物”,兒童文學是根據教育兒童的需要,專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作或改編,適合他們閱讀,能為少年兒童所理解或接受的文學作品。隨著國家及社會對閱讀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被收錄到小學課本里。這些優(yōu)秀的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兒童文學的作品情節(jié)曲折、波瀾起伏、懸念倍出,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能點燃學生閱讀的欲望。兒童文學的閱讀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例如:在兒歌《數(shù)角》過程中,“一頭牛,兩只角,兩頭牛,四只角……”,這種兒歌文學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另外,兒童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學生通過朗誦兒歌、兒童詩,講故事、讀寓言、童話等活動,曲折生動的兒童文學故事以及細致的情景描寫豐富了視野,兒童文學以其精美的詞句幫助兒童深刻體會語言的趣味,使之表達能力得到提高,也鍛煉了學生對于語境的把握和感知。
二、語文教學需要教師有更高的文學修養(yǎng)
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yǎng)決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兒童文學作家金波也說:“教師閱讀兒童文學,不只是為了指導兒童閱讀,不只是為了提高教學水平,還是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甚至是做人的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既有利于你的教學,也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豐富情感世界。”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我們的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都停留在字詞句層面,學生很少從語文學習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也很難實現(xiàn)語文教學對文化的傳承和對情感價值觀的滲透。具備較高兒童文學素養(yǎng)的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更能讓學生有正確的價值取向。
周其星老師指教梅子涵的《春天》。首先,提出問題看到“春天”,你們想到什么?而學生大多的回答是美景和玩兒樂。“我已經坐在春天里了……”“可是我必須在這春天里去看幾個人,在他們的身邊坐坐。”春天為什么就不能寫人呢?“我”要去看誰呢?接著,周其星老師用他那帶有磁性的聲音來范讀故事,把學生帶入另外的一個世界。接下來學生通過與周老師的互讀,了解了梅子涵生命中重要的三個人物外婆、父親和姑媽。“外婆一定會說,大寶我知道。”“父親一定會說,兒子,是的!”“姑媽會不會說,兒子,那就多帶點!”學生們在周老師的引導下領悟了人間的親情,感動的落淚。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把閱讀課真正變成悅讀課
黃雅蕓老師指教的《小房子》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黃老師在臺上的自信和穩(wěn)重影響著學生們。“看到圖畫書的封面,你們猜想小房子的心情怎樣?”黃老師引導學生從景到人物,兼顧圖畫書的色調來理解圖畫書所要向我們表達的意思。黃老師范讀課文語言親切,和藹可親。在閱讀一段段的故事過程中,黃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插圖。觀察小房子的“眼睛”,能發(fā)現(xiàn)小房子怎樣的心情變化;觀察四季景物的變化,是如何在圖畫書上表現(xiàn)出來的;觀察小房子身邊的道路、高樓、行人的變化,看環(huán)境改變是給小房子心情帶來怎樣的改變。黃老師還不失時機的講解圖畫書讀圖方法。用太陽的升降表示一天的時間變化,用月相的變化表示一個月的時間更替,用“環(huán)襯”手法(交通工具變化、樹木變化、空氣變化等等)來表示一個時代的變遷。
一段段故事,一步步的鋪墊,把學生的整個思維到調動起來,學生有了要表達,要釋放情感的主動性。黃老師恰當?shù)拇┎辶苏f寫訓練。“小房子失眠了,偶爾睡著,他會做夢,他會夢見什么呢?請同學們寫一寫。”“小房子又回到了小鄉(xiāng)村,是一個美麗的結尾,又可以是一個開頭,同學們,請問小房子后來會怎樣?”這些問題都引發(fā)學生們熱情的參與。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材不但大量收錄了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同時,也收錄很多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作為悅讀課和課外閱讀的內容,如何讓閱讀變?yōu)閻傋x,我想黃雅蕓老師給我們帶來一個很好的示范。
總之,讓兒童文學課堂文學化,讓兒童文學閱讀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不僅需要有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還要有具備兒童文學素養(yǎng)的教師。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