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國旗下的講話:勵志教育
同學們,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兩所名牌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于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nóng)業(yè)大學和浙江醫(y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合并組建而成,是目前中國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綜合性大學。經(jīng)過百年的建設與發(fā)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基礎堅實、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居于國內(nèi)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1995年正式列入國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設規(guī)劃,成為首批進入“211工程”的若干所重點大學之一,F(xiàn)任校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請你收藏好 范 文,請便下次訪問:m.7334dd.com)專家潘云鶴教授。
學校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蘇滬,東接甬港,南聯(lián)閩粵,是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重要城市。學校設玉泉、西溪、華家池、湖濱、之江5個校區(qū),占地面積313萬平方米,分布于杭州市區(qū)不同方位。校園依山傍水,環(huán)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與西湖美景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浙江大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以嚴謹?shù)摹扒笫恰睂W風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以執(zhí)著的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出了豐碩成果,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竺可楨、馬寅初、盧嘉錫、蘇步青、錢三強、王淦昌、貝時璋、陳建功、錢令希、談家楨、谷超豪、鄭曉滄、梁守盤、夏承燾、姜亮夫、李政道、吳健雄等著名學者都曾在該校工作或學習。浙江大學校友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133人,其中在浙大就學者就有72 人。
浙江大學的學科涵蓋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門類。設有本科專業(yè)104個,碩士學位學科225個(另有臨床醫(yī)學、工商管理(mba)、建筑學、法學、工程碩士、農(nóng)業(yè)推廣、公共管理(mpa)7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學位學科138個(另有臨床醫(yī)學一級學科專業(yè)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具有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28個;并在29個一級學科建立了博士后流動站。學校現(xiàn)有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專業(yè))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國家級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8個、基礎課程教學基地3個和大學生文化教育基地1個。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教職工900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96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職人員2400余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0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攻讀專業(yè)學位近1200人,本?粕3xx人,外國留學生480余人。有函授、夜大、成人脫產(chǎn)、遠程教育班學生近35000人。
“國有成均,在浙之濱”。如今,有著百年輝煌歷史的浙江大學,正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點之一,她將通過今后的改革與發(fā)展,努力建設成為以“綜合型、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為辦學特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為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和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被國家確定為21世紀首批重點建設的若干所大學之一。
創(chuàng)辦于1896年、以南洋公學為前身的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F(xiàn)已成為一所以堅實的理科為基礎,強大的工科為主干,管、農(nóng)、文、法等學科具有特色,具有國內(nèi)一流水平,并有較大國際影響的全國重點大學。電子與通信系統(tǒng)、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科學與材料加工、機械工程與先進制造技術、微納米技術等學科或領域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光纖技術、自動控制、熱能與動力、復合材料、理論物理、生物工程與技術、系統(tǒng)工程等一批學科或領域在國內(nèi)具有重要地位。上海交通大學一個世紀以來,形成了“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yǎng)了10多萬優(yōu)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實業(yè)家、科學家、教授和工程技術專家,為國家的繁榮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名校友有原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以及陸定一、丁關根、汪道涵、錢學森、鄒韜奮、茅以升、蔡鍔、黃炎培、邵力子、王安等。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交大的校友有180多名;在國家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交大校友有6位。改革開放以來,一批較年輕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yè)嶄露頭角。
上海交通大學教學設施先進,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除擁有古色古香的百年徐家匯老校區(qū)之外,還有布局合理、格調(diào)新穎、風景秀麗的現(xiàn)代化閔行新校區(qū),另外還有法華鎮(zhèn)路校區(qū)、上中校區(qū)、七寶校區(qū)。校園面積約172公頃,校舍建筑總面積近9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chǎn)近10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約4億元。圖書館藏書約218萬冊,期刊5360余種,其中外文期刊2100余種,光盤數(shù)據(jù)庫40余種,網(wǎng)絡版數(shù)據(jù)庫10余種。學校在徐匯、閔行、七寶三個校區(qū)的圖書館建成了電子文獻檢索中心,并建成、開通了連接五個校區(qū)的高速寬帶信息網(wǎng)。寬敞明亮的教學樓、設備先進的實驗樓、四人一間的宿舍樓、現(xiàn)代化的體育場館、電子化的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網(wǎng)絡中心、教育技術中心等都為當代大學生提供茁壯成長的潤土和發(fā)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學校致力于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革新,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在學生宿舍鋪設了電話線、網(wǎng)絡線、閉路電視線,把學校生活和整個世界聯(lián)系起來。
學校不僅有治學嚴謹、學術造詣很深的老教授,還有不少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站在學科前沿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出類拔萃、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在1800余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30名、副教授約700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8名,博士生導師366名,國家“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7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名,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科研和教學獎勵基金獲得者4名。
學校形成了完備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博士后,以及工商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工程碩士等專業(yè)學位,F(xiàn)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01*0名,其中本科生13568名,高職生1239名,碩士研究生4039名、博士研究生1526名。還有留學生338名,夜大學學生5000名。
按照國家和上海市規(guī)定,上海交通大學招收新生一律實行繳費上學。學校設立優(yōu)秀獎學金和地區(qū)獎學金。畢業(yè)生在國家就業(yè)方針指導下,實行“雙向選擇”的就業(yè)辦法。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教育、科技交流與合作,與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80余所著名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與30多家跨國企業(yè)和研究機構建立了伙伴關系,共建聯(lián)合實驗室,合作培養(yǎng)人才,協(xié)力科技攻關。學校聘請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曼德爾等20多位世界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聘請100余位知名學者為顧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的發(fā)展目標是建成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進而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同學們,通過我的介紹你們一定會對這兩所名校產(chǎn)生新的印象,我相信你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努力學習、刻苦研究、樹立信心、胸懷天下。希望你們以專注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班集體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去。同學們,更希望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做出新成績,創(chuàng)造新輝煌,為三小的明天再添新光彩。
第二篇:國旗下講話:勵志奮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們又相聚在國旗下,進行莊重的升旗儀式。那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響亮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
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喜悅:我有幸參加了15周三舉行的中山市首屆英語口語技能大賽,并且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這多么讓我開心哪!這次比賽,我收獲匪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吧。獲得了這個獎,我心里很高興,同時也讓我悟出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諦。比賽前,我在家里,在學校,都在努力地練習,不懂的單詞就查字典,問老師,到網(wǎng)上查找。一句一句的練,一句一句的背,早上起床練;中午吃飯練;下午放學練;晚上回家練;甚至做夢都脫口而出。日復一日,一個多月過去了,我也練得滾瓜爛熟了。老師在班里選拔人才,我過五關,斬六將,講得繪聲繪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仿佛身臨其境。在鎮(zhèn)的比賽中,我同樣都是發(fā)揮出了超常水平,晉級到市的總決賽,我又更加努力地練習、練習、再練習,不斷超越自我,力爭上游,勇敢地與對手較量,最后更勝一籌,獲得了好成績。
這是什么?是汗水;是努力;是勤奮······難道不是么?困難是避免不了的,挑戰(zhàn)是避免不了的,奮斗是避免不了的。更是改變不了的。只有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才能把困難瓦解!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老是掛在口中,可是,又做到么?只有刻苦地磨練,才會變得更強。
“有志者,事竟成”。同學們,期末考試就要到了,現(xiàn)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要努力地學習、復習,要不怕辛苦不怕累,到時候,成功一定屬于你!
這次成功,更要感謝我的老師和父母。老師們含辛茹苦地栽培我,給我知識;我的父母也為我四處奔波,給我?guī)椭。他們有抱怨?沒有!他們?yōu)榱耸裁?都是為了我們的成長!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我們周圍的一切;讓我們懷著一顆奮進的心,去奮發(fā)圖強,去努力;讓我們懷著一顆超越的心,向著成功沖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那時,成功一定屬于你,努力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第三篇:國旗下講話——勵志和勤奮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10月21日,副校長何智立國旗下講話——勵志和勤奮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勵”是鼓舞,勸勉;“志”是關于將來要有所作為的意愿和決心,是有識之士的心愿!皠钪尽笔羌ぐl(fā)文氣,以求有所作為的意思。
勵志,首先要有志向,有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斗目標。
勵志一定要有實踐,要為實現(xiàn)志向而進行不懈的努力。
人生是一條射線,以我們的出生為起點,可以無限延伸。理想有多高遠,學習有多勤奮,堅持有多長久,這條射線就有多長,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有多深,價值就有多大,意義就有多遠!昂诎l(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我希望我們官潯中學的每一位同學們都能牢記“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校訓,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報國信念,勤奮學習,汲取知識,鍛煉能力,提高素質(zhì),增長才干,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
第四篇:校長國旗下講話:勵志求學,成人成才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借今天的升旗儀式,和同學們談談如何做到勵志求學,成人成才。
當然勵志求學的方面很多,今天我主要談兩點:
首先,要樹立個人的奮斗目標。目標,就是通過努力想要達到的境界和標準。它是一個人奮斗的方向,行動的指南,成功的尺度。人生要取得收獲和光榮,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用理想來指引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明確后需要勵志奮進,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品質(zhì)以及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持之以恒的韌性來實現(xiàn)自己的奮斗目標。
其次,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經(jīng)過點滴積累、循序漸進、長期打磨,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學習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起。主要說三點:
1、要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習慣,F(xiàn)在,老師上課的時間少,留給同學們自主的時間多了:在校的時間短了,在家的時間長了等等,在不經(jīng)意間時間就被同學們悄悄地浪費了。莊子說過時間在“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因此,希望所有的同學要把握今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2、要養(yǎng)成自主自覺地習慣。當前,有不少同學缺乏自主自覺學習的習慣,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大,被動應付老師的教學要求,而不會在老師的引領下自主自覺學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自主自覺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動力。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一個不愿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人是很難進行自主自覺學習的。
3、要養(yǎng)成專時專用的習慣。專時專用強調(diào)的是提高效率。有些同學學習如同磨洋工,出工不出力,比如早上到教室后不是埋頭讀書而是東張西望或者做做小動作,老師講課的時候不是聚精會神地聆聽而是心不在焉等等,這些都是效率低下的表現(xiàn)。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就必須養(yǎng)成專時專用的習慣,切實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各位同學,人生短暫,而求學的時間更為短促。今天的拼搏是為了奠定明天的美好,今天的有所作為是為了明天的大有作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等到白首方悔讀書遲!
第五篇:莒南四中舉行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勵志明德
莒南四中舉行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勵志明德
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201*年3月12日清晨6點20分,莒南四中201*級師生精神飽滿,情緒高漲,整齊列隊,升國旗,奏國歌,隆重舉行了新學期首次升國旗儀式,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洗禮。升旗儀式由高一二級部主任張立偉主持,高一年級主任滕厚忠作勵志演講。校領導滕躍文主席及值班教干聶昌濤、孫來等,高一全體班主任及學生出席了升國旗儀式。
6點30分,高一1班升旗手張善坤同學,護旗手史懿豪和李鑫,他們精神抖擻,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向五星紅旗,莊嚴而肅穆。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鮮艷的五星紅旗迎著初升的晨曦冉冉升起。全場師生凝神注目行禮。升國旗儀式結束后,高一一班劉鑫同學作了《我在國旗下的講話》,倡導發(fā)揚拼搏進取精神,努力學習,積極投入到高效課堂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高一年級滕厚忠主任的演講言簡意賅,語言鏗鏘有力,深深地震撼著師生們的心靈。滕主任在演講中要求同學們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勿忘國恥,樹立遠大的目標,具有高尚的人格。最后,在全體師生的宣誓中結束了本次升旗儀式。
據(jù)悉,我校高一年級將利用每周一升旗儀式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年級負責統(tǒng)一規(guī)劃每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和人員。高一各班級依次輪流主持升旗儀式并選派代表做《我在國旗下的講話》。這必將對我校的德育教育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通訊員 王偉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