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獎章
70年光陰荏苒,偉大的黨和新中國,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嬗變、涅槃;70年歲月如梭,我的家庭,則匯聚了祖孫三代人的青春與熱血。今天,我的故事,就從這三枚獎章說起:
在來增城之前,我一直在湖南郴州的旅游部門,在東江湖創(chuàng)建國家5A級景區(qū)關鍵時期,我被資興市委委以重任,負責旅游軟件提質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迎檢不到2年時間,要完成0到100的突破,難度可想而知。但我頂住了壓力,主動放棄周末、節(jié)假日,夜以繼日,最終負責的項目以274分滿分的成績通過了國家旅游局的驗收,我也被評為了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當我把這個好消息炫耀地告訴同是勞模的父親時,他狠狠地批評了我,說:你自以為是的努力,其實就是你的本職工作!共產黨員是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的。確實是呀,他30年三尺講臺不求回報,他30年捐助貧困學子不求回報,他30年早出晚歸、宵衣旰食不求回報,他30年甘為人梯、桃李滿園不求回報,他教出的大學生有1萬多名,做了500多名留守兒童的父親。直到他2010年因為工作過勞在講臺上直腸大出血,他的那份忠誠和堅守,讓他獲得了省先進工作者稱號,也就是第二枚獎章。
父親說,他心中的榜樣,是他的父親。
1927年,我的爺爺誕生在一個商人家庭,但國難屢起則無民可安,在1938年蔣介石炸毀黃河花園口后,我的家庭和國家一樣,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成為流離失所的難民。新中國成立后,我的爺爺因讀過私塾上過民國高小,被安排到國有企業(yè)。他常說:先有國家繁榮富強,后有小家溫馨祥和。為了讓國家快速恢復生產,他節(jié)衣縮食,拼命工作,多次獲得模范稱號。1976年唐山大地震,身患糖尿病的他在睢寧縣軋花廠負責救災衣物,指揮車間24小時不停機,當他第五次暈倒在生產線上的時候,他堅忍著疼痛說:我是共產黨員,黨和人民需要我!1978年,他得到了華國鋒主席的接見。而我對他最后的印記,就是這枚小小的工業(yè)學大慶獎章。
這就是我的家風,一個勞動的家風,一個奉獻的家風,一個愛國的家風!爺爺用他的方式,教會了父親忠誠與奉獻,而父親也教會了我責任與擔當。不變的初心一脈相承,我將把使命扛在肩頭,接過你們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粵港澳大灣區(qū)貢獻綿薄之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奮斗終身!揮灑今朝汗水,鑄就明日輝煌!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