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時的記憶里,大都繞不開一個屢屢被師長提及的話題——長大以后要干什么,有人回答做科學家,有人回答做宇航員。多年以后,有的人真的成了科學家,他們大都感恩那些曾給自己種下夢想的人,而有的人卻一事無成,他們卻都苦笑年幼時的無知與無畏。每個人的心中都曾有一個關于成功的夢想,而我們最初想成為的那個大師又是怎樣煉成的呢?
大師練成之前提——改變觀念
我們究竟為何工作?答案我想是會讓很多人會心一笑的——當然是為了掙工資!是的,我們憑借勞動獲取所得,獲得報酬讓我們有一種立身于社會的安全感,可如果這個答案就是全部的話,那么餐廳師傅把打好的飯菜送到手上時的感動從何而來?突破一個工程難題時工友們那種歡呼雀躍又如何解釋?當我們多年以后退休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時,腦海里不舍的會是一張張的工資條還是同事、朋友們們一起經歷過的風風雨雨?一件事,只有想明白才能做到底,做一個有信仰、有情懷的人,方可改變自己在工作中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從而開啟一個大師成長之路。
大師練成之基礎——勤奮樂群
不可否認人是有天分之別的,書中列舉的錢學森、張藝謀,都不可否認是我們所敬仰的大師,他們即使在自身悟性極高的基礎上,還是靠自己的勤奮去打磨自己的事業(yè),就像一塊璞玉,如果沒有經過琢磨,不可能成器。相反我們從小就學過的《傷仲永》則告訴我們,天才如果沒有后天的努力也將變得一事無成。勤奮能練就人一身過硬的本領,為成功提供可能。
現代社會,人靠單打獨斗很難獲得成功,無論是獲得諾獎的屠呦呦還是飛天英雄楊利偉,他們的成功都有一只強大的團隊在背后默默奉獻與支持,寬容待人、和氣對人、笑臉迎人、樂于助人讓我們和團隊融為一體,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團隊。樂群能讓一身本領的人如如得水、如虎添翼。
樹高千尺難忘根,不管一個人日后取得多大的成績,一定不能忘記感恩,感謝當年奮斗不息的自己,感恩身邊那群朝夕相處的親人。
大師練成之準則——心存敬畏
有了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還遠遠不夠,欲成大事,我們還需要心存敬畏。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做事情之前,我們必須認清規(guī)律,并按照規(guī)律去執(zhí)行,惟其如此方可事半功倍,自行一套、自以為是很難讓一個人有大的作為。
靈活變通并不是無視規(guī)矩,高情商更非讓人不講原則,守住內心的底線,拒絕浮躁與誘惑才不致讓我們迷失在追逐目標的千山萬水中,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的確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但如果一味索取,不講原則,我們可能就會與成功漸行漸遠。
去現代商場走一走,琳瑯滿目的商品讓我們難以取舍,信息和技術的發(fā)達讓名牌和普通品牌的差距似乎越來越小了,但是名牌除了品牌效應和高的令人嘖舌的價格外,那種對細節(jié)近乎嚴苛的追求是普通商品無法做到的,一個多余的線頭,也許就會成為名牌服裝與地攤貨的唯一區(qū)別,卓越與普通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也許僅僅是一個不易察覺的細節(jié)而已。
成為大師的人不但要是一個寬以待人的人,更應該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
大師練成之提升——寧靜致遠
劃過天際的流星,穿越茫茫宇宙,經歷無數寒冷與黑暗,卻只是換來剎那間的光輝,之后便是永遠歸于沉寂。一個人不可能每天天都活的轟轟烈烈,甘于平凡,守住寂寞,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前一段時間火爆于網絡的章丘鐵鍋,正是匠人們千錘百煉鑄就的精品,那叮叮當當的敲擊聲穿越了時空的街頭巷尾依舊回蕩在我們耳畔,章丘鐵鍋輝煌的今天,和祖祖輩輩技藝傳承的歲月相比不過是不起眼的一瞬而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生的堅守,換一世的榮耀。
大師練成之突破——精益求精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書中引用《論語》中這段話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須在標準上要高,即使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也不能改變一個人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楊絳先生在最苦難的歲月里,在不堪的環(huán)境里依舊不改精益求精的人生信條,所以她最終成為翻譯大師也當然是理所當然。
精益求精還要求我們不滿足于現狀,敢于向“權威”發(fā)起挑戰(zhàn),敢于質疑“經典”。這里所謂的挑戰(zhàn)和質疑不是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而是一種深思熟慮、深入研究之后的勇敢發(fā)聲,這就要求敢于質疑的人必須是一個行家里手,蛋殼從內部打破是生命,從外部打破只是食物。
當我們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取得大的進步時,不妨讓自己慢下來,現代都市生活的快節(jié)奏似乎讓我們無法停下前進的腳步,耐不住性子,受不住寂寞,讓很多人成了一個疲于奔命的可憐蟲,忙著上班、忙著購物、忙著娛樂、忙著充電,似乎慢下來就會被時代所淘汰,似乎精雕細琢就是在浪費時間。能否在百忙之中,允許軀體放慢前行的腳步,等等我們落在后面的靈魂,當我們看似毫無進展時,也許正是我們穿越黎明前黑暗的時刻,再堅持一下,我們就將迎來一個霞光萬丈的黎明。
大師練成之關鍵——大智若愚
當我們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時,我們還需要怎樣的最后一擊,方可捅破那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古人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那最后的一擊也許并非想象中那般如山呼海嘯、驚天動地,而是一種看似笨拙,實則讓人肅然起敬的堅守!在哈弗大學徹夜通亮的圖書館里苦讀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學子;洛杉磯凌晨四點半的籃球館里,揮汗如雨訓練著的是一代巨星科比布萊恩特,不知疲倦的付出才是優(yōu)秀者們優(yōu)秀的原因。
擼起袖子加油干!這是習主席對我們的號召,加油干之前之所以要擼起袖子,一方面是表明一種決心,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學會苦干加巧干才是突破最后的一公里的最佳路徑,巧干不是投機取巧,更非靈光一現,而是一個人有思想、有智慧的工作的前提,不但要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惟其如此,才不會讓汗水白流,才能讓付出更有意義。
大師練成之收獲——坦然從容
假如我們有幸走到人生的輝煌之處,那個終其一生追逐的大師殿堂時,我們該用如何的一種姿態(tài)去迎接這份榮耀呢?我想,那應該是一個睡眠良好的導師,而非一個焦慮壓身的教授,那一定是一個灑脫淡然的長者,而非欺世盜名的專家,收獲了事業(yè)的成功,也不會辜負生活的美好,不負如來不負卿。
時間的指針已經走到公元2020年的尾聲,在這個娛樂至上,快餐盛行的時代,讀到這樣一本書,對我的心靈的確是一次震撼,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已經走過的人生,心中那本已模糊的、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也逐漸的清晰了起來,2020,感恩遇見!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