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壇經(jīng)讀后感
壇經(jīng)讀后感
在上課時,老師引用的那兩首偈語----- 神秀禪師的“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绷婊勰芏U師的“菩 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绷嬲J為佛性本來清凈的那個心也是不能執(zhí)著的,也是空無自性的,如果真的認為的個實有的佛性、佛心,那就錯了,你就得不到、也認識不到真正的佛性和佛心!氨緛頍o一物”——這不是“一切法空”嘛。所以,可以看出兩個人的境界不一樣。
“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是使六祖慧豁然開悟的一句,也是六祖壇經(jīng)中的中心句。我覺得最應(yīng)該搞懂無所住什么?生什么心?所以可以看出,應(yīng)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 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要把“應(yīng)無所住”的心生出來,不住于情,不住于愛,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云何生心?即生吾人本具之妙明真心,就是生悲愿無盡之菩薩心、菩提心、慈悲心、平等心、利他無我心。
“佛曰見性,而自性本有,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我們的心,本就是澄澈而空靈的,只因有了太多不自知的執(zhí)著,我們的心為自己所束,心靈被捆綁在了地面,不再輕盈。而我認為,這些執(zhí)著多源自最常有之情感,喜愛與憎惡,因喜愛而生貪欲,因憎惡而有嗔怒。許不能自性,F(xiàn),但我們能像神秀所言“時時勤拂拭”,“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妬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讓我們
的心靈成為一面明鏡,不被污穢侵染,也不為花所羈絆,映照一切,卻不染著。
“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讓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從而更加堅定了自己學習念費的信念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凈,萬法盡在自性”。說到這里,我想問,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備,人人都可以成佛,為什么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當我讀到:眾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雖有佛性卻不能成佛,長期受苦不能解脫,就是因為“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凡人太貪念遮掩了我們的清靜佛性,使佛性無法顯現(xiàn),也無法成佛。
六祖以“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不一,不可以說不二就是一)”的道理來回答了對此產(chǎn)生的種種疑問,這是無上佛法與那些似是而非見解的分水嶺,也是修證佛法的一 大難關(guān)。如果問什么是“見道”、“破參”,對不二法門的領(lǐng)悟 與否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禪宗的見性、開悟等等,都可以說是對不二法門的領(lǐng)悟。佛法是不二法門。有兩樣法就不是佛法!拔ù艘徽鎸,余二皆非真!币磺斜娚加蟹鹦,而且具足完滿不欠分毫,還須要去修證嗎?自性本不動搖,還需要去“定”嗎?自性本自清凈,還需去律范嗎?自性本不生滅,還需要去解脫嗎?
“仁者心動!蹦莻動的東西就是你的心,是你的心把這一切聯(lián)系起來了。憨山大師在五臺山入定時,由于風太大,定不下來,妙峰對
他說,境由心造,是你自己的心沒有靜下來啊。如功夫?qū)R,只到那一個時間點上不動--本來的那一念顯示出來之后,就可以聽不見了。內(nèi)心就是外境,外境就是內(nèi)心,整個宇宙與我融為一體。
“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以心傳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我的心傳給你,你以你的心受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禪宗的這種傳授方式,并不是強迫灌輸,不是用什么方法勉強你開悟,必須是自己“自悟自解”。 “師師密付”因為這個法不是用語言文字表達得了,所以老師傳法時采取秘密的方式。但是,認為其中有秘密,五祖?zhèn)髁鏁r傳了密法傳了“修命”的秘訣等等,都是在外面亂猜。
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正確的宗與教是一體的,缺一樣均不可能究竟。就象我們佛教的義理懂得再多,若不選擇具體得當?shù)姆椒ㄟM行實修實證,我們也絕不會成功。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nèi)敕鹦蘖耍圆幻靼住安欢钡脑,不肯一門深入,今天認為這個法子不得了,明天又認為那個師傅不得了,或今天以為顯宗不行,密法才好,一會兒又反過來以為密法不行,顯宗才好,如是等等,都是“一場空”的動因。
第二篇:六祖壇經(jīng)讀后感
頓悟人生之《六祖壇經(jīng)》讀后感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舉世公認。然而,隨著這個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貧富懸殊、道德淪喪、人性潰敗作為共生現(xiàn)象,也威武地走到了歷史的前臺。這學期有幸通過《禪宗文化》課程,學習到了《六祖壇經(jīng)》,讓我對中國道德危機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六祖壇經(jīng)》是禪宗南宗祖師慧能一生說法的記錄,也 是其禪學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中國佛教思想由外向內(nèi) 轉(zhuǎn)變的樞紐。善惡問題是倫理的核心問題,它 評價人類的行為的道德價值,規(guī)定人們道德生活中的是非 準則。揚善抑惡是一般倫理思想的基本訴求,是人類社會 生活得以正常運行而必須堅持的基本準則之一。
一、中國道德危機的現(xiàn)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以“修身”為先,個人品德乃道德大廈的第一塊基石。而今天,這塊基石在動搖、在風化、在腐爛。
道德問題隨時隨地在挑戰(zhàn)公眾的心理底線。有些機關(guān)干部辦事拖拉,門難進,臉難看;有些官員對人民群眾冷漠無情,對群眾疾苦不聞不問;有的執(zhí)法人員吃拿卡要,不秉公辦事;有的醫(yī)生吃藥品回扣,收病人紅包;有的歌唱演員對口型假唱;有的學校和教師亂收費,不教書育人,不為人師表,虐待和性侵學生的現(xiàn)象不勝枚舉;有的媒體炒作假新聞,制作虛假廣告等等,無不折射少數(shù)官員官德的嚴重淪喪。
二、《六袓壇經(jīng)》對善惡問題的論述
《六祖壇經(jīng)》對于善惡問題的論述大致分為兩個層次: 其一是善惡的標準;其二是具體的善惡行為。
關(guān)于善惡的標準,《六祖壇經(jīng)》認為:/世人心邪,愚迷 造惡,自開眾生知見;世人心正,起智慧觀照,自開佛知 見!卑颜J識是否符合佛之知見作為區(qū)分善惡的標準。佛 之知見(即智慧)是善的,眾生之知見是惡的。人的認識如果符合佛之知見,就是善的,否則就是惡的。
《六祖壇經(jīng)》又討論了善惡行為的具體規(guī)范,其對 慈、悲、喜、舍四種具體的善心、善行的規(guī)定,在出世的形式 中蘊涵深刻的人間關(guān)愛之情,顯示了慧能佛教思想中的倫 理走向。煩惱,指生命中的各種雜染;毒心,指雜染中的毒 害之心;塵勞,指對外境的貪求;虛妄,指主觀的妄念;三 毒,即貪、嗔、癡;愚癡則是指生命中深層的心理愚昧。以 上這些,乃是《六祖壇經(jīng)》關(guān)于惡心、惡行的具體規(guī)定。這 些規(guī)定不僅將生命行為與其惡果聯(lián)系起來,更將生命行為 與1起心動念”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了人的行為動機對道德善惡 的決定意義。
三、《六袓壇經(jīng)》對人性與佛性問題的論述
一般倫理學在討論倫理道德問題時,常常是從人性論 的角度介入問題。而《六祖壇經(jīng)》的論述,體現(xiàn)慧能的倫理 思想是從人性上升到佛性,又從佛性落實到人性,即人即 佛,即佛即人。正因為人性即佛性,所以說眾生有成佛的可能性或內(nèi)在 性。人性、佛性是清凈的,是一切眾生的本性,是一切眾生 得以解脫成佛的依據(jù)。這種人性即佛性的觀點,說明道德 行為的終極根源、決定動機源于自心,源于生命的內(nèi)部,或 者說,在生命內(nèi)部具有先天倫理道德的律則。
《六祖壇經(jīng)》的這種論說,體現(xiàn)了慧能倫理思想的深刻 性。因為對人性存在狀況的估計是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前提, 道德修養(yǎng)的目標可以實現(xiàn)到什么程度,是受人性可能性的 制約的。正因為人具有先天的佛性,所以人能夠通過一定 的修養(yǎng),于世間不染,并終致成佛。這樣,慧能的這種倫理 思想,不僅是一種超越性的倫理思想,而且是一種先驗自 律的倫理思想,它通過1人性”與/佛性”的終極融貫,把倫 理修養(yǎng)最終歸結(jié)為個體內(nèi)在生命力量的自覺自悟了。 五、結(jié)語
盡管是少數(shù)人的現(xiàn)象,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道德的喪失,就意味著人性的淪落,就是佛性的泯滅和善惡標準的模糊化。社會上那一套具有狼性的游戲規(guī)則、價值觀念輕而易舉就可以控制一個人的心靈,成為他思考和行動的背景。假如合適的情境出現(xiàn),他的狼性就會表現(xiàn)出來,使社會彌漫著暴戾之氣。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置身于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風險社會。風險不僅來自于人的活動和科學技術(shù)無法控制的負面后果,還來自于社會人心的被敗壞。任其惡化下去,風險何時轉(zhuǎn)化為危險,根本難以預(yù)測。有理由相信,我們社會的自我拯救能力并沒有衰竭。而從什么地方出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也得從什么地方開始。通過學習《六祖壇經(jīng)》無疑能為我們重塑和升華佛性,完成對社會人性的救贖。
第三篇:壇經(jīng)讀后感
壇經(jīng)讀后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為《壇經(jīng)》的書籍,在看了之后,感覺心中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全書共分為自序品、般若品、決疑品、定慧品、坐禪品、機緣品、頓漸品、護法品、付囑品這幾部分,它在我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那么,何以為經(jīng)?何以為論?根據(jù)佛教的習慣,只有記錄的釋迦牟尼言論的書籍才可以命名為經(jīng),而后人所有的感悟只能命名為論,舉個典型的例子,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唐三藏,去西天取的是經(jīng)書,而后回來自己有所感悟,寫出的書,命名為《成唯識論》,這也可以說明《壇經(jīng)》的重要意義,我們有必要去認真的研讀一下。
在第一部分自序品中,主要講述的是慧能大師對自己的介紹以及得法的因由。大師在這一部分中提到"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在讀到這一句時,我的感觸很深。那么,這句話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個人認為應(yīng)該理解成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做任何一個決定的時候,都應(yīng)該能做到不多取,不舍棄,換句話說就是對一切事物能做到不執(zhí)著,順其自然。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真正做到不執(zhí)著于任何事是基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如果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特意要想著順其自然的話,那這本身又是另一種執(zhí)著了。另一句"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對于這句話,我的理解就是人人平等,人的本性都是清凈的,都是純潔的,只要你有了佛心,就能成佛。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一顆向善的心,我們都可以成為善人的。我們看佛經(jīng)是為了要解開苦悶,從而得到快樂,要把學到的佛法應(yīng)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一句"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那么什么是以心傳心呢就是我把心傳授給你,你要用心去接受。這種傳授的方法并不是強制你接受某種思想,而是要你自己去用心領(lǐng)悟,也就是需要"自悟自解"。我們現(xiàn)在學習的課程都很難,老師傳授給你的東西是需要你自己去消化理解的,并不是要去死記硬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領(lǐng)悟老師教給你的東西,融會貫通。
在第二部分般若品中,法師提到"若識本心,即本解脫",個人理解就是要真正的快樂起來,就要認識到自己內(nèi)心,按照自己的真正想法去做,只有這樣才能開心,快樂,得到真正的解脫。比如我們現(xiàn)在在學校學習,身邊有很多的誘惑,我們到底是被誘惑吸引,還是抵制誘惑,向著我們心中的目標前進,這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的心,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們就去怎么做,不要在意其他人的想法。
在第四部分定慧品中,有這樣一段"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fā)慧,先慧發(fā)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nèi)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諍。若諍先后,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你們不要迷惑,說禪定智慧有分別的、其實禪定智慧是沒有分別。禪定是智慧的體、智慧是禪定的作用。智慧運作時,內(nèi)心湛寂不亂、禪定便在智慧中。正當禪定時,心中清楚明白、智慧已在禪定中。這其中的關(guān)鍵就是定慧平等學習受持。學習的人、不要說先習禪定后發(fā)智慧,或由智慧引發(fā)禪定、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有這樣見解的人、便是見得真理有二相了?谥姓f好話、心內(nèi)不善,空有定慧的言說、而禪定智慧是不均衡。如果心口都是善的,表里如一、即是定慧均等。自己明白去舍己利群,諍論先后的,即同凡夫。不斷諍論的,增長我法二執(zhí)、不離我、人、眾生和壽者四相。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就是,我們要做到禪定和智慧的平衡,禪定個人認為代表心中的善念,而智慧則代表才學,兩者要平衡的發(fā)展,否則我們所掌握的才學將會變成毀滅人類的武器。
看了我的這些感想之后,很多人肯定會問,我們究竟為什么要學習佛法,它能給我們帶來實際的好處嗎,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讓我們不掛科,得獎學金嗎?雖然物質(zhì)條件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有一個好的精神生活,那么一切都是空談,不能幫我們消除人生中的痛苦。從而,學習佛法的目的正是在此,它可以給我們的人生指出正確的方向,我們依照佛法去辦事,能夠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可以說,學佛就是讓我們得到幸福的生活。在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有心里疾病的,很多人都會去找醫(yī)生幫助解決,但是醫(yī)生只能是緩解你的病情,并不能去掉病根。
那么我們就想知道,心理疾病究竟是怎么產(chǎn)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貪心、嗔恨,癡狂等等。所以我們就要從佛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修佛法來除掉貪嗔癡三念,從根本上解決心理疾病,使我們的內(nèi)心保持一種清凈的狀態(tài)。
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心保有清凈的狀態(tài)呢?
如果我們想的太多,心就會變得復(fù)雜,隨之而來的煩惱也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把佛記在心中,那么心里的復(fù)雜的想法就會變少,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少。究竟為什么一個人會不開心?原因就是心里裝滿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去跟別人相比,使自己的內(nèi)心被壓迫著。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有這樣的例子,當我們滿腹心事時,是想笑也笑不出來的。反過來,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任何負擔,就能真正的開懷大笑了。
正因為這樣,我們就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的想法。僧侶手中的佛珠的作用就是幫助他們控制內(nèi)心的躁動,每當心中焦慮的時候,就去數(shù)佛珠,誦佛經(jīng),內(nèi)心就會漸漸平靜下來。在佛家,是有這樣一個故事的,一個孩子去放牛,開始時,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時時抓著牛的繩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無影無蹤。孩子就天天訓練這頭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繩子,久而久之,牛變得越來越溫順,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騎在牛背上走,當他自己去睡覺時,牛也不會跑掉了。這個故事與我們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是一樣的,當我們的內(nèi)心不安分的時候,我們就會迷失在塵世中,遇見好的東西,我們就要去執(zhí)著。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心已經(jīng)不知道在哪里了。所以,當我們這樣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用佛珠和佛經(jīng)把心給拉回來,就像牽牛的繩子一樣,久而久之,我們的內(nèi)心就會變得平靜。
在我們現(xiàn)在,可能沒有佛珠和佛經(jīng)來幫助我們,但是我們還是要時常的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此刻到底在想些什么?看看自己的這些想法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即使出現(xiàn)的是不好想想法,我們也要清楚。當我們起貪心和癡心的時候,我們不要跟著自己的心亂跑,讓這些煩惱成為我們內(nèi)心中的主體。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正面積極的念頭,好好把握自己心態(tài),把握好自己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的內(nèi)心始終保持一種清明的狀態(tài)。
最后,我想說佛經(jīng)是為了培養(yǎng)我們一個好的心態(tài),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內(nèi)心不要受到外界太多事物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時刻謹記這一點,比如曾經(jīng)的馬加爵事件,他的心中積累的太多的嗔恨心,從而導致了他走上歧途。我們要時刻把握并且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的人生步伐始終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第四篇:壇經(jīng) 論文
初讀壇經(jīng)的心得與感想太虛大師是近代史佛教上“人生佛教”的倡導者,其名言“人成即佛成”,開拓了暇滿人身的意義,也充分說明做人和成佛之間的關(guān)系,也因此,人生佛教自太虛大師開始,廣為人知。但,筆者以為,早在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已經(jīng)充分開掘了人生佛教的理論基礎(chǔ)以及實踐操作規(guī)范,六祖惠能倡導的直指人心的開悟見性和生活中修行的理論,包括:皈依、打坐、懺悔、修行、持戒、對經(jīng)典的理解以及對佛法的弘揚等等范疇的重新闡釋,在六祖惠能這里,立足于人和人生,秉承著世尊的般若思想,將佛陀的本懷淺顯易懂地轉(zhuǎn)譯過來,切實關(guān)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待人接物中,使佛法和修行變得平民化生活化,使大眾容易感受到佛法的真切利益,且不為“出世”還是“入世”而苦惱,使佛法為普羅大眾信受奉行,是人生佛教的先行者。
五戒十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最后無不落實于行,落實到踐道之主體,而人,此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暇滿人身已經(jīng)具足八有暇十圓滿,善用,則可以開掘無量的意義;不善用,則虛受輪回流浪生死。人都做不好,談何成佛?六祖惠能深諳此中道理,充分肯定人人具足的佛性,立足于人,綜合佛陀所說的其他經(jīng)典,闡釋了佛經(jīng)中的各種教理以及修行中的各種實際問題。
《六祖法寶壇經(jīng)》雖然自稱“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但已經(jīng)引導人去思考定與慧的關(guān)系,作為體的定與作為用的慧,是那樣水乳交融不分彼此,雖然這種定類似南傳佛法中的剎那定,不是傳統(tǒng)中的四禪八定,但六祖針對生活中的人事環(huán)境與人心環(huán)境,不知不覺教導了深厚的世間定,也反復(fù)傳授了相對解脫的方法,剔除煩惱和痛苦,令此生和此身輕安自在,不落苦痛的方法,即是皈依覺正凈,安住在菩提覺性中。
六祖惠能對于衣缽相傳的舊法的廢除,不僅使佛法進入到一種只為法來的繁榮,更使佛教進入到一種不為法爭的自由,六祖惠能開始,中國禪宗一花五葉,充分的學術(shù)自由使禪宗成為中國文化中最為璀璨耀眼的一支。
六祖惠能在獵人堆里生活了十五年,吃“葷邊素(肉邊菜)”來踐行佛法中的慈悲精神;并收前來刺殺自己的人為徒,教以佛法,這即是真正心如虛空涵容萬物;六祖惠能還以預(yù)知時日安然坐化來證明自己的修行,且預(yù)言了多少多少年后的事情,并一一應(yīng)驗。至今,廣東南華寺,六祖真身還端然正坐,啟人思考生命的不可思議和可以抵達。
六祖惠能已經(jīng)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踐行人生佛教思想,只是到太虛大師把“人生佛教”正式提出而已。當前社會,信任危機,信仰危機,而佛陀的本懷及歷代祖師大德無不基于一種對人性和人心的極大的信任與慈悲,苦口婆心地觀機逗教,乃至倒駕慈航乘愿再來,令眾生開示悟入宇宙人生的真相和世出世間的智慧,得真實的受用,惜乎如此忙碌而盲目的社會,太多人將身心捆綁于俗世瑣事,不覺其苦不思解脫不識自心,而流浪生死徒然消耗難得的人身,給我們的心地播種了太多的雜草亂石乃至毒蟲。因此,《六祖法寶壇經(jīng)》中的人生佛教思想更有現(xiàn)代意義,更值得我們反復(fù)研習,如實奉行。
值得慶幸的是,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思想由印順導師傳入臺灣,縱觀臺灣當代佛教界,法鼓山圣嚴法師倡導的心六倫、佛光山星云法師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慈濟證嚴法師的八大腳印都是在殊勝的菩提心下帶領(lǐng)大家加入社會倫理建設(shè)此生身心建設(shè)中去,不知不覺邁入“心凈國土凈”的行列,他受用,自受用,最終達到凈化社會的作用,而臺灣民眾的素質(zhì)也和佛法的興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愿有更多的人重視此身,重視此生,思考和體會六祖惠能的思想與行為。
201*5221城規(guī)一班寧致遠
第五篇:《六祖壇經(jīng)》讀書筆記
《六祖壇經(jīng)》讀書筆記
作者:王浩
學號:
《六祖壇經(jīng)》概要:
《六祖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簡稱《壇經(jīng)》,記載了六祖惠能一生得法傳宗的事跡和啟導門徒的言教,內(nèi)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jù)。禪宗作為中國漢傳佛教的八大宗之一,如果說它在中國佛教史,乃至哲學史,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的影響,而記載了六祖惠能說法和生平事跡的集錄——《六祖壇經(jīng)》,則可以說是禪宗的“宗經(jīng)”。
關(guān)于《六祖壇經(jīng)》的作者,在這個問題上學術(shù)界還存有很多不同的質(zhì)疑?偟膩碚f,絕大多數(shù)學者仍然肯定或部分肯定:《壇經(jīng)》是由六祖惠能口述,由他的弟子法海等記錄整理而成。
現(xiàn)今存世的《六祖壇經(jīng)》,版本五花八門,大致可以分為五種類型:(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流通本,(四)高麗傳本,(五)明南藏本。
我所讀的版本是流通本。這個版本的《六祖壇經(jīng)》分為十品,分別為:自序品,般若品,決疑品,定慧品,坐禪品,懺悔品,機緣品,頓漸品,護法品,付囑品。自序品第一,六祖惠能講述自己追隨五祖求法,做偈得法的經(jīng)歷。般若品第二,六祖惠能為眾人闡釋般若的奧義。決疑品第三,六祖惠能通過回答刺史關(guān)于武帝功德的疑問,來說明“自性覺即是佛”的道理。定慧品第四,六祖惠能講述定慧的意義及作用。坐禪品第五,六祖惠能開示大眾關(guān)于禪的玄機。懺悔品第六,六祖惠能向信眾傳授“無相懺悔”。機緣品第七,六祖惠能通過與無盡藏,法海,法達,智通等人的故事,讓我們明白熟悉不一定是懂,還要去領(lǐng)悟佛經(jīng)中的真諦。頓漸品第八,神秀派弟子向六祖惠能學習,來教導我們有關(guān)頓漸的禪機。護法品第九,武則天太后派人向六祖惠能求教佛理,來講解“無二無別”的道理。付囑品第十,講述六祖惠能教導弟子今后傳法的方法。
《六祖壇經(jīng)》感想:
《六祖壇經(jīng)》博大精深,若要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需要深入的鉆研以及很強的領(lǐng)悟能力。我在仔細讀了《六祖壇經(jīng)》多遍之后,根據(jù)自己對它的理解,有了如下感想。
《六祖壇經(jīng)》以凝練的文字比較真實的記載了六祖惠能的禪法思想。我覺得他的禪法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佛性思想。佛性是六祖惠能的基本思想,也是《六祖壇經(jīng)》的核心理論。關(guān)于佛性,首先,他認為人人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這一思想在他第一次參見五祖弘忍時,就明確的表示出了“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猲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這一番不同凡響的回答,強調(diào)了佛性人人具有,在成佛面前眾生平等。其次,他認為自性本來清凈,在惠能看來人人所本具有的自心、佛性是本來清凈,纖塵不染,就象日月一樣,永遠明郎,只是由于妄念浮云之所覆蓋,才遮蓋了清凈的本性,如他所說:“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 “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边@些都說明了自性是本來清凈的。然后,他認為自性本來具足,含藏一切萬法,《壇經(jīng)》中說:“自性含萬法,名為含藏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jīng),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边@些都說明我們的自心、自性是萬物的本源,一切萬法無非是自性中所現(xiàn)之物。所以他說: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最后,他還提出佛性不二的思想,惠能認為佛性真諦超越萬法,不落有形,是非常非無常、非善非不善,即佛性是不二的。如他所說:“佛性是不二之法,《涅槃經(jīng)》明其佛性不二之法,即此禪也。”
(二)般若思想。般若思想可以說是慧能禪法思想另一大理論來源。在《六祖壇經(jīng)》中惠能始終是以般若為方法,以如來藏佛性為目標,用般若的空觀來破除煩惱的執(zhí)著,以期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秹(jīng)》中惠能很多禪法理念都是建立在般若思想下;菽艿陌闳羲枷胫饕w現(xiàn)在三點。第一,般若三昧。關(guān)于般若三昧,惠能在《壇經(jīng)》中說:“以智慧觀照,內(nèi)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既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 “悟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他的般若三昧就是讓人于一切時,一切處,用般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無取無著,如此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三昧,在慧能看來若人能行此般若三昧,即能入甚深法界,甚至見諸佛境界,至佛地位。第二,一行三昧。惠能認為所謂一行三昧,是于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他引用《維摩詰經(jīng)》中所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來說明若但能行于直心,于一切法無有執(zhí)著,就名為一行三昧。第三,一相三昧。所謂一相三昧出現(xiàn)在宗寶本《壇經(jīng)》<付囑品第十>中說:“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處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愛,也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詹泊,此名一相三昧!笨梢娨幌嗳烈彩亲屝扌腥藷o住離相,如果能無住離相,自然能于一切法不取不著,不生憎愛,而能使心性達到安閑恬靜,虛融詹泊的境界,這也就是一相三昧的境界。
(三)不二思想;菽茉谥v法時,大體上都是以“不二法門”作為中心思想,他的頓教禪法就正是建立在他所理解的“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即是佛性”的思想基礎(chǔ)上的。在《壇經(jīng)》中的佛性不二、定慧不二、動靜不二、菩提與煩惱不二、眾生與佛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乃至臨終時囑咐弟子的三科三十六對法等,都體現(xiàn)了惠能的不二思想。不二思想可以說它是貫穿于惠能整個禪法之中的,它就像一把鑰匙,如果不明了它,就不能把握惠能思想的綱骨,惠能很重視中道不二法門,它的頓門禪就頓在不二法門上,不二思想在惠能禪法中具有重大的意義。
(四)無相,無住,無念思想!秹(jīng)》中惠能曾說:“我此法門,從上已來,頓漸皆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里宗、體、本,皆是心要之義,可見這三無思想在惠能禪法中的重要性。所謂無相,即是于相而離相。所謂無住,惠能說乃是人的本性。所謂無念,惠能說,于念而離念,于諸境上心不染著,稱為無念?偟膩碚f無相所強調(diào)的是于相而離相,無住所強調(diào)的是于念而離念,無念則是真如自性的任運發(fā)揮、任運作用。這三無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其著眼點都在于直顯心性,讓修行者從無相、無住、無念中,頓見自己的真如本性,不假外修,而于自心常起正見,由此自性自得解脫,自得無礙大用。
六祖惠能的禪機思想需要去悟。雖然我現(xiàn)在只能體會《六祖壇經(jīng)》字面上的淺顯信息,不能深入領(lǐng)悟其中的禪機,但是只是《六祖壇經(jīng)》中文字里透露的信息,就能使我獲益匪淺,對我今后的學習生活等大有裨益。
般若品第二中寫道:“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谀 心行,則心口相應(yīng)!狈g出來就是:這必須要從內(nèi)心里去實行,不是只在口頭上稱念的。如果只是口說而心不行,那就如幻、化、露、電,終歸空過;如果口念而且心行,即能心口相應(yīng)契合。聯(lián)系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很多事情也是一樣,不能只是心里空想,怎么想也不能成為現(xiàn)實。我們要敢于實踐,善于實踐,這樣才能有實際收獲。
懺悔品第六中寫道:“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圓明!彼囊馑际牵翰灰(jīng);叵胍郧暗氖,已經(jīng)過去的事不可復(fù)得,要常思量以后的行為,念念圓明,自然能見到自心本性。在現(xiàn)實中,我們也要學會這樣的心態(tài)。已經(jīng)過去的事已經(jīng)成為定局,我們要做的不是對往事念念不忘,在無盡的悔恨中浪費時間,而是把精力集中放在以后的事情上,從
以往的事情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專心把眼前的事做好。
機緣品第七中,法達比丘自恃念讀《妙法蓮華經(jīng)》三千部,向六祖禮拜時頭不著地,頗為不敬。六祖惠能通過精妙的偈語使法達認識到自己并沒有領(lǐng)悟蓮華經(jīng)的奧義,法達心悅誠服的向六祖懺悔謝罪。這件事告訴我們對人要謙虛恭敬,不能因為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而自負,傲慢。學海無涯,我們在知識的世界里還有很多路要走,我們應(yīng)該懷著一顆謙卑的心去求學。尤其是我們中醫(yī)學,中華醫(yī)術(shù)博大精深,我們更要虔誠恭敬的去學習中醫(yī)知識,用它去濟世救人,實現(xiàn)自身價值,弘揚中華醫(yī)學。
頓漸品第八中,神秀大師的師父五祖弘忍因為他沒有領(lǐng)悟佛學的真諦,沒有把六祖衣缽傳給他,而是傳給了惠能,但神秀大師并沒有因此嫉恨惠能,而是對他的弟子們說:“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并且還派弟子去向惠能求教佛學,由此可以看出神秀豁達的心胸和謙虛好學的精神。我們應(yīng)向他學習,摒除內(nèi)心嫉妒,憎恨的負面思想,保持一顆謙虛學習的心。
《六祖壇經(jīng)》中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六祖壇經(jīng)》小結(jié):
《六祖壇經(jīng)》以簡練的文字對惠能的禪法思想作了比較真實的記載。六祖惠能在中國佛教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第一人,記載其說法和生平事跡的集錄——《六祖壇經(jīng)》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读鎵(jīng)》作為禪宗的“宗經(jīng)”,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上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和特殊的地位。中國佛教著作被尊稱為“經(jīng)”的,僅此一部。
《六祖壇經(jīng)》博大精深,我雖已閱讀幾遍,頗有收獲,但若要領(lǐng)會其中的真義,還需繼續(xù)研讀學習。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