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會性動物》讀書筆記
近來難得閑暇,讀了一本書叫做《社會性動物》。我確信了讀書確實是會上癮的,特別是在讀自己想去了解的東西的時候。讀書的過程中,感悟很多,皆由于懶惰,未曾記下。只在博客里略作記錄。
《社會性動物》這本書如果要是評分的話,絕對是五星級的,號稱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圣經(jīng)。也是這本書,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讓我體會到了欲罷不能的感覺,很爽快的就讀完了。
1.只要是人,都有不由自主、力不從心、口是心非的時候
越是成年人,越會受到社會輿論的約束,這是毫無疑問的。人總是傾向于獲得認同甚至是鼓勵的,特別是自己喜愛或者關注的人,由此,我們的行為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社會性。但是要知道的是,作出同一行為的人卻不一定都是以同樣的態(tài)度去做。
由此得出的啟示是,有些關于動機的問題,沒必要去過度的詢問別人,因為也許當事人自己的念頭也許是剎那而過,隨后被社會化的觀點束縛,之后作出行為。
2.每個人都傾向于證明自己是對的
無論自卑還是自大的人,排除心智不正;蛘攉@得大智慧的人,都傾向于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于是,我們喜歡和強大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們是權威言論的保障;我們喜歡聽肯定的話語,因為那是對我們的認可,如果是出自在乎的人,那效果更好;我們喜歡別人主動向我們傾吐心事,這說明我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的一切,無非是要滿足我們的存在感。
佛教中有我執(zhí)的概念,意為人都執(zhí)著于自我的存在,所作的事情,無論善事惡事,皆是為自我的滿足。除非發(fā)菩提心,愿為大眾做事。想起了凡四訓中重要的一個故事:打人這個行為是好還是壞?幫助人這件事情是好還是壞?答案是不一定的。如果我們是為了制止暴徒而動手打人阻止,是善的行為。幫助小偷藏匿東西,就是惡的行為。遺憾的是,我們常常拘泥于表面現(xiàn)象,只看到行為當下產(chǎn)生的利益。因而產(chǎn)生了各種情緒,看到打人,第一念頭是不好的,看到幫人,第一念頭就是好的。這就是我們常年形成的一種慣性思維導致的結果。
心理學上認為這種偷懶式的思維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為可以幫助我們節(jié)省很多左思右想。只是,對于事情的判斷以及情緒的控制方面,我們應該常做如下思維:從長遠出發(fā)來看待一些事情,不要過早的做決定或者做反應。
而對于情緒,當別人詆毀我們的時候,我只想引用索達吉堪布的一段話:如果你是獅子,別人罵你是狗,你不會真的變成狗,故不用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別人贊嘆你是獅子,你也不會真的變成獅子,故不必為此而生喜。所以,別人的贊嘆,不會讓你變好;別人的指責,也不會讓你變壞,這些沒什么可執(zhí)著的。
作為我自己的體會來講,我曾經(jīng)是個脾氣特別急的人,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當別人諷刺或者說我的不是的時候,我?guī)缀跏潜┡。從佛教來講,一是動了嗔恨心,燒了不少功德;二是發(fā)怒的樣子難看不說,煞那間智商減為零,說出的話幾乎毫無邏輯可言。但是,這些發(fā)怒有必要么?別人的話不會改變什么,正如堪布所言,而你發(fā)怒卻正是先把對方的言語當真才會發(fā)怒,有時候做如是思維,就不會很容易發(fā)怒了。我們的存在感,是需要我們有內而外的去證實,去獲得。只有發(fā)自內心的存在感,才不會過多的受外界影響。而當我們不再為外境所動時,發(fā)菩提心,多為別人著想,漸漸的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意義,不會再為外境所苦惱。這一點我還沒有做到,今后要多加努力。
第二篇:社會性動物 讀書筆記
《社會性動物》讀書筆記
近日,讀了一本《社會性動物》,這是一本經(jīng)典的社會心理學著作。講述了人際關系的心理學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見、攻擊性、從眾性和利他行為等諸多方面。這些對于我們理解和看待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極有意義的,幫助我們更理智科學的看待生活。
為了能夠更深刻的理解這部著作,對于本書的作者也進行了一定的了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埃利奧特.阿倫森,他被稱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圣經(jīng)。是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師從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心理學費斯廷格, 是美國心理學會110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杰出研究獎(1999年)、杰出教學獎(1980)和杰出著作獎(1975)。我想,也就是這樣一個人,才能如此透徹、理性的剖析人性,才能讓我們在感性中更加理性,更好的處理人與人相互之間的關系。
作者埃利奧特·阿倫森在一開始就舉了十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并提出了例子中的一個共同因素——社會影響。例如個叫薩姆的大學生和他的四個同學,正在收看一個總統(tǒng)候選人發(fā)表競選演說的電視節(jié)目。薩姆對他印象很好。這位態(tài)度誠懇的競選人比起他的對手來更讓薩姆喜歡,因為此人很誠實。演說結束后,另一個同學認為這個競選人很令人討厭 簡直是個十足的偽君子,而更喜歡與之競爭的那個候選人。其他三位同學馬上表示贊成這個意見。薩姆有些為難了,最后只好嘟嘟囔囔地對同學說:“我想,也許他的誠實還沒有達到人們所期望的那種程度!庇纱税惿隽松鐣睦韺W的定義。社會中的人與人是在互動中生活的,在這其中,我們不斷的被他人影響著,也影響著他人,因為他人而高興,快樂,傷心,憤怒。而這些“他人”就構成了我們的社會。
有時,生活中的自然情境會對人們形成一種壓力,使他們以某種可被輕易地歸為變態(tài)的行為方式來行動。其實有時候做出瘋狂行為的人并不是瘋子,只是生活環(huán)境所造成的的壓力造成了如此的局面而已。作者為探尋造成這種行為的情境的性質和過程,可能會促使我們大部分“正常的”成年人,以一種非常令人厭惡的方式行事的原因,。曾經(jīng)斯坦福大學的模擬監(jiān)獄實驗,讓一組正常年輕人,在“監(jiān)獄”這個特定的情境下分別扮演“囚犯”和“看守”的角色,生活了六天之后,已經(jīng)完全不能夠清晰區(qū)分出所扮演的角色和自我了。人性中最丑惡,最深層的病態(tài)的一面顯露出來,他們不再是他們自己了。當一個人處于不同的社會情境下,社會角色的定位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會導致一個人的行為發(fā)生巨大的改變。對于社會工作者的啟發(fā)在于“人在情境中”,當我們分析看待一個案主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時,不應該把他脫離于社會環(huán)境中分析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而是要通過多方分析了解他所處的社會情境作出評估,改善所處環(huán)境或是轉變環(huán)境時常是解決案主問題行為的有效方法。
人們總是喜歡那些與自己看法一致的信息,并堅信自己是理性而正確的,當事實與人們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了矛盾時,就會處于某種緊張的狀態(tài)。為了減少這樣的不協(xié)調我們會習慣性進行自我辯解以求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或者順勢降低對目標的期望值,或者歪曲事實,或者改變態(tài)度。從薩姆看總統(tǒng)競選與同學意見不一致時的表態(tài)中可見一斑。其實在生活大環(huán)境中,每個人都有從眾心理,這就是社會影響。
本文中有一章叫大眾傳播、宣傳和勸導,記得在1983年,電影《翌日》上映,看過該劇甚至只看過該劇宣傳片的人們都要加以關注核戰(zhàn)爭。他們表示愿意通過支持全面禁用核武器和參加反核運動,為防止核戰(zhàn)爭爆發(fā)貢獻自己的力量。很明顯,這部影片都對當時的美國人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正是大眾傳播、宣傳的影響。世界上的事情總是如此,有好就有壞。
大眾傳播、宣傳的影響也是。80年代,4位美國新澤西州少年制定并實施了一個自殺計劃。一周內,在中西部地區(qū)又發(fā)現(xiàn)了2位少年死于類似情形。新聞媒體大量報道了這一事件。心理學家大衛(wèi)·菲利普斯及其助手在深入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新聞報道一周后,青少年的自殺率急劇上升。有時候從眾也是要分好壞的。
以上,僅以幾個角度簡單的分析了一下我對《社會性動物》一文的看法。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現(xiàn)今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更多的是人適應環(huán)境,我們在不斷改變自己去適應環(huán)境,這就是社會影響。從眾,大眾傳播、宣傳和勸導,社會認知,自我辯解,人類的攻擊性,偏見,喜歡、愛和人際敏感性等都只是在受社會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社會行為;蛟S現(xiàn)在的我們改變不了環(huán)境,社會對我們的影響很多,這些我們做不了什么,但對于自身的原則、理念,我們是可以堅持,對于我們身邊的人和物,我們是可以辨別什么時候可以從眾,什么時候該從眾。以上即為各章節(jié)的重點摘要和個人對理論的理解,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理解日常的許多社會現(xiàn)象時更科學的把握產(chǎn)生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同時也給我們社工在社會工作中帶來一些工作上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啟發(fā),是一本十分值得閱讀和思考的書籍。
第三篇:《社會性動物》讀書筆記
《社會性動物》讀書筆記
內容簡介
《社會性動物》是“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圣經(jīng)》”(revue des questions scientifiques的評價),“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杰作”(contemporary psychology的評價)。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暢銷數(shù)千萬冊,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內最具影響的著作。
作者簡介
阿倫森(elliot aronson)是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師從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心理學費斯廷格, 是美國心理學會110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杰出研究獎(1999年)、杰出教學獎(1980)和杰出著作獎(1975)。另外,在他許多的榮譽中, 有因為在改善團體間關系方面的貢獻獲得gordon allport 獎,和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內的卓越研究成果獲得donald cambell 獎。
1981年, 他被授予美國教育促進與支持理事會的年度教授稱號,1992年他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這些是一位心理學家的至高榮譽。
第一節(jié) 什么是社會心理學
……
第二節(jié) 從眾
……
第三節(jié) 大眾傳播、宣傳與說服
……
第四節(jié) 社會認知
1、人類是認知吝嗇者,在做出決定時會忽略一些信息或者過分利用一些信息。
2、所有的判斷都是相對的,我們對特定人或事的思考取決于其周圍的背景。
3、我們如何解釋社會事件,往往取決于我們當前所考慮的事情,以及我們理解事物時所采用的信念和范疇。
8、證實偏差:人們總是傾向于尋求對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印證。
10、自我中心思維: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更多的將自己視為事件的中心,而實際上卻并非如此。
人們對那些關乎自身的信息描述具有更好的記憶。
11、自利偏差:對自己的成功進行性格歸因,而對自己的失敗進行情境歸因的傾向。一般認為我們采用這種歸因,是為了保護和維持我們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
12、事后聰明偏差:一旦我們知道了某個事件的結果,我們便會更傾向于認為,事前我們已對此進行過預測。
第五節(jié) 自我辯護
11、為努力進行辯護:如果一個人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或者目的,有過某種困難或者痛苦的經(jīng)歷,那么這個目標或者目的便會更具有吸引力。
14、為殘忍辯護:因為我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所以假如我的行為導致了你的痛苦,我就必須要讓自己相信你是個卑鄙小人。換句話說,因為像我這樣好的人不可能沒事找事地去傷害一個無辜的人,所以如果我傷害了你一定是因為你做了什么齷齪的事情。
15、當一些不幸降臨到我們頭上時,我們傾向于從環(huán)境方面進行歸因;但當我們看到同樣的不幸降臨到他人頭上時,我們傾向于從那個人個性中某些固有的弱點進行歸因。
第六節(jié) 人類的攻擊性
2、讓人們宣泄對某個特定目標的憤怒,會增加他們對該目標的厭惡程度。
3、一旦你曾經(jīng)對某個人加以詆毀,那么你將來便更容易去傷害她。
6、只要存在著沒有得到滿足的期望,就存在著可以導致攻擊行為的挫折感。
第七節(jié) 偏見
1、偏見:人們依據(jù)有錯誤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來的、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敵對或負向的態(tài)度。 一個持有很深偏見的人,實際上不受那些與自己原有定型不一致的信息的影響。
5、事后聰明偏差:當我們得知某個事件的結果后,與它相關聯(lián)的一些復雜的背景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看起來似乎我們一直清楚地了解這一切,假如有人要求我們對事件的結果加以預言,我們可能會毫不費力地做到這一點。但這只是一種錯覺。
6、人們在一些自己不關心或者不熟悉的話題上更容易被說服。
7、當人們生活在一個具有偏見的社會之中時,他們常常會不加批評的去接受各種偏見。
8、自證預言:對某些人的先入之見往往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從他們身上引發(fā)出我們一開始就預期的特征和行為。
第八節(jié) 喜歡、愛與人際敏感性
1、與那些具有令人不愉快的特征的人相比,我們更喜歡那些具有令人愉快特征的人;我們更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而不是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我們更喜歡那些與自己合(本站推薦:Wm.7334dd.com)作的人,而不是那些與自己競爭的人;我們更喜歡那些表揚自己的人,而不是批評自己的人。
2、我們喜歡那些只需付出最小代價便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大獎賞的人。
3、我們不喜歡那些有附帶條件而幫助我們的人,這種附帶條件會對受益者(我們)的自由造成威脅。
4、假如你希望某個人喜歡自己,你就要努力讓他(她)向你提供幫助,而不是去向他(她)提供幫助。
5、曾經(jīng)幫助過你的人,會比曾經(jīng)接受過你幫助的人更容易再次向你提供幫助。
6、出丑效應:盡管能力超群的確會讓我們顯得更有吸引力,不過一些失誤跡象也會令我們的吸引力更上一籌。但無論如何,都沒有多少人會喜歡平庸者。
10、如果你對一個人的了解只是他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那么他們和你的看法越是相似,你對這個人也就越是喜歡。
11、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喜歡那些意見與我們相似的人;而且,假如我們喜歡某個人,我們就會推定他(她)所持的意見與我們相似。
13、一個忍饑挨餓的人幾乎會接受任何食物,而一個營養(yǎng)充足的人卻會比較挑剔。
15、相愛的兩個重要前提:接近性和相似性;接近性可以是工作地上的接近,也可以是居住地上的接近。
17、我們似乎在不停地從陌生人眼中尋求贊美'而與此同時卻又在承受著來自自己最親密的朋友或愛人的傷害。
19、坦率的談話之所以行之有效,主要是因為它可以令聽者不存戒心。坦率的談話看起來十分簡單,但為什么通常人們不這么做呢?因為它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
成長在一個競爭的社會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學會了讓自己到強不如以保護自身,因而,當受到傷害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學會不把它表現(xiàn)出來。而且,我們已經(jīng)學會要么避開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要么對(他)她大加惱火、指責或者嘲笑。
20、對一些喜愛你的朋友和關心你的人掩飾自己的脆弱之處,則幾乎肯定是不明智的。
21、假如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情感而且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我們便不能與他人進行交流。
第九節(jié) 作為一門科學的社會心理學
……
第四篇:社會性動物讀書報告
《社會性動物》讀書報告
《社會性動物》是一部講述人際關系的心理學著作,涉及情感、移情、偏見、攻擊性、從眾性等諸多方面。對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困惑,這本書提供了科學的答案,例如,為什么企業(yè)熱衷于用明星做廣告?為什么有人溺水時,圍觀的人卻不伸手援助?為什么人們會相信邪教等問題。
書的扉頁上有亞里士多德的一段話:“人的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就缺乏社會性的個體,要么是低級動物,要么就是超人。社會實際上是先于個體而存在的。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是因為自我滿足而無需參與社會生活的個體,不是野獸就是上帝!边@段話表明了在很久以前,人們中的一些就意識到,人具有社會性。顯然,人不是低級動物,不是超人,更不是上帝。所以,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正如一句話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是社會。
既然是一本社會心理學的著作,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社會心理學。作者埃利奧特·阿倫森首先舉了十幾個例子,提出了例子中的一個共同因素,社會影響。例如,一個四歲小女孩在生日那天得到一個玩具鼓,她敲了幾下便不再玩了,之后很久不摸一下。一天,一個朋友來做客,他剛想拿起鼓玩,小女孩就奪了過去,玩?zhèn)不停,好像那一直是她最喜愛的玩具一樣。由此,阿倫森引出了社會心理學的工作定義,即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們對別人的信念和行為索產(chǎn)生的影響的學科。
書中阿倫森的第一定律是:行為古怪的人并不一定都是瘋子。我認為他同樣在強調社會影響。阿倫森說,一些情境變因會使許多“正!比艘詷O不適當?shù)姆绞絹硇袆。阿倫森用了菲利普·齊母巴多的著名模擬監(jiān)獄實驗來佐證自己的定律。
有一個成語叫做“三人成虎”,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那樣一些人,喜歡追隨別人,與人附和,以博得別人的好感。而我們自己,也經(jīng)常被別人影響,對原本自己很確定的事感到懷疑,這就是人的從眾性。
對于從眾現(xiàn)象,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傳神的描寫。一兩個人,因為各自的某種原因開始跑起來,沒過多久,大街上的所有人都跑了起來,為什么呢?因為別
人在跑,具體愿意誰也不知道。如果你問他,他會很不滿的對你說:別問我,問上帝去!
從眾行為到底好不好?這是一個無法判斷的問題。從字面來看,從眾似乎意味著沒有主見,隨波逐流,不從眾看起來感覺更好些。但實驗表明,用阿倫森的話來說,在有“法律”或常規(guī)的團體中,從眾者比不從眾者更受歡迎。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人們更喜歡被人“順著毛撫摸”。
由此看來,從眾是合乎人們的心意的。但有時,從眾又會引起災禍。例如,希特勒的首席顧問阿爾貝特·施佩爾在回憶錄中寫到:緊緊圍繞在希特勒周圍的一個集團,其從眾性強,使該集團內部容不下半點不遵從行為。因此,即使最野蠻的行為也是最有理的。
盲目從眾會帶來災禍,盲目不從眾亦是如此。比如,你為了顯示你的與眾不同,來著汽車沿馬路左側行駛(在中國大陸),這的確夠不從眾。這時,有人很從眾的從對面開車過來,那你倆相遇的那一刻可就慘了。
所以,是否從眾也要動腦子的。
在《社會性動物》中,有一章叫做大眾傳播、宣傳和勸導。通過這一章的閱讀??????????
1977年,美國廣播公司推出了電視劇《根》,描寫一個美國黑人家庭幾代人的歷史。該劇促進了人們對黑人歷史的關注,激勵著黑人為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而驕傲。
1983年,電影《翌日》上映,看過該劇甚至只看過該劇宣傳片的人們都要加以關注核戰(zhàn)爭。他們表示愿意通過支持全面禁用核武器和參加反核運動,為防止核戰(zhàn)爭爆發(fā)貢獻自己的力量。
很明顯,這兩部影片都對當時的美國人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效果顯著。這正是大眾傳播、宣傳的影響。無論是瞬間的、短暫的,還是潛移默化的、長期的。
世界上的事情總是如此,有好就有壞。大眾傳播、宣傳的影響也是。80年代,4位美國新澤西州少年制定并實施了一個自殺計劃。一周內,在中西部地區(qū)又發(fā)現(xiàn)了2位少年死于類似情形。新聞媒體大量報道了這一事件。心理學家大衛(wèi)·菲利普斯及其助手在深入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新聞報道一周后,青少年自殺率急
劇上升。
這會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顯然,傳播者,例如電視制作者,新聞工作者,書刊、報紙、雜志編輯人應該有選擇的報道、刊登新聞。
第五篇:社會性動物
《社會性動物》讀書報告
陳俊君 201*.12.9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因此人們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需要同他人進行交往并受他人的信念和行為所影響。人類的行為具有社會性,為了更好的了解人類的行為,可以通過以下7個方面來加以分析和解釋:從眾、大眾傳播及宣傳與勸導、社會認知、自我辯解、人類的攻擊性以及偏見和喜歡、愛與人際敏感性。
==從眾==
“從眾是由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真實的或是臆想的壓力所引起的人的行為或觀點的變化!逼錆撛诤x即是個人認為群體獲得信息要比個體多,并且具有更強的判斷力和正確性。從眾的動機:1、從他人那里獲得正確的信息。2、為了獲得獎賞或者免于懲罰。(利弊的權衡)
例如:口碑營銷的基本立足點就是社會心理學上的從眾理論。
“旁觀者效應”也就是一種利弊權衡的表現(xiàn)。
從眾程度的差異與眾人意見是否一致、個人自信度和文化差異有關。個人往往會屈從于有專家或者重要人物存在的團體,或者團體與個人存在某些共性。個人對社會的反應可以按強弱分為依從、認同、內化。(由弱到強、反應持續(xù)時間由短到長)依從的核心是權力,動機是為了獲得獎賞或者免于懲罰。認同的核心是吸引,動機是個人希望自己能同榜樣保持一致。內化的核心是可信程度,動機是確保正確性。
影響從眾性強弱的重要因素:
1. 團隊的一致性。即多數(shù)人的意見是否一致,研究發(fā)現(xiàn)哪怕試驗中被試者只碰到一個做出正確回答的支持者,被試者遵從多數(shù)人錯誤判斷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2. 是否表態(tài)。一旦個體先說出了自己的態(tài)度,可以減少從眾的幾率。
3. 自信心強弱。自信心強的人往往更不容易遵從于團隊壓力。
4. 文化差異。比如美國和法國相較于中國、日本而言,人們更不容易從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從眾。
==大眾傳播、宣傳和勸導==
身在信息社會中的我們每天都在接受各式各樣的大眾傳播,小到電視廣告,大到總統(tǒng)競選的報道。勸導大眾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宣傳的過程,同時還具有傳播某種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作用。宣傳者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到達勸導的目的:中心途徑和邊緣途徑。在中心途徑下人們主動審慎思考,而邊緣途徑下人們往往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為了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必須處理好三個關鍵因素:
1、傳播源(宣傳者):可信度和吸引力,可信度和吸引力越高的宣傳者影響力越大。結論:我們容易受到權威人士的影響;一旦某個人沒有影響我們的企圖或者做出與自身利益相反的表現(xiàn),就比較容易增加我們對他的可信度;我們的觀點也容易收到我們喜歡的人的影響。
2、宣傳的性質:喚起受眾的感性認識比理性認識更有說服力;生動的經(jīng)驗比蒼白的數(shù)據(jù)更有影響力;做正反兩面的論證比單面論證更有效力;根據(jù)時間順序的不同可以采取首因效應(如果兩者間隔時間短)或近因效應(如果要求立刻做決定);在意見不一致時,信譽度更高的人比信譽度更低的人更能說服異己只見。
3、接受者的特點:自尊(自我評估)、先驗(情緒和心向)、觀念和態(tài)度。自尊心較強的人往往不容易受到影響;心情愉悅時比較容易接受宣傳,人們會為了保護自由感從而抵制被強加的觀念——對抗理論;為了讓受眾更加堅定,則可以讓他們經(jīng)歷過攻擊,反而更容易
接納新觀點——免疫理論!坝^念”是人們暫時獲得的某種認知,而“態(tài)度”則帶有個人情感和評價,極難改變。
==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即人們對社會的理解,人們都希望自己是理性的且正確的。人類思維并不總是具有邏輯性,人的思考并非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完美過程,正是由于思考中的缺陷,我們會扭曲地加工處理各種信息,有的時候甚至背離實際情況。我們的認知往往受到背景因素的影響,選擇參照物以后會產(chǎn)生對比效應、先入效應,而且人們總是避免受到損失的決策,信息呈現(xiàn)的順序和數(shù)量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我們在處理信息時使用的是啟發(fā)式判斷(不需要思考,只需選擇一個規(guī)律,然后直接套用到問題上),包括三種不同啟發(fā):代表性啟發(fā)(推斷性)、可用性啟發(fā)(特例)、態(tài)度性啟發(fā)(包含情感和評價,人們傾向于這個)。
態(tài)度與行為之間的關聯(lián)比我們想象中要小的多(除了某些高度可接近的態(tài)度,如:人聽到蛇就會感到害怕和信念以外),即態(tài)度和行為之間不存在一致性。在人類認知的過程中存在三種偏見:
(1)行為者—觀察者偏見
(2)自我偏見
(3)自我保護偏見
==自我辯解==
人們總是喜歡那些與自己看法一致的信息,并堅信自己是理性而正確的,當事實與人們的態(tài)度產(chǎn)生了矛盾時,就會處于某種緊張的狀態(tài)(心理上同時持有兩種不一致的認知)。為了減少這樣的不協(xié)調我們會習慣性進行自我辯解以求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或者順勢降低對目標的期望值,或者歪曲事實,或者改變態(tài)度。
顯然,此類減少不協(xié)調的方法都是非理性的,雖然能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但卻有失偏頗,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人們在做決策時所體驗到的不協(xié)調往往最能反映這一問題。人們在做決策時,喜歡強化他們已選對象的正面信息而弱化其未選對象的正面信息——相對不可挽回性。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當人們意識到自我概念受到威脅(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了嚴重后果并要為此負責時),往往會造成很大的不協(xié)調(不安狀態(tài)),接著就會為自己的行為尋求辯解,而這些理由可以分為:外在理由(由情境決定的)和內部理由(沒有合適的外部理由,從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 不協(xié)調理論的延伸:人們在不安狀態(tài)下從事簡單而清楚的任務往往表現(xiàn)的更好。 一些關于不協(xié)調理論的例子:人們對災難的反應;減肥;艾滋病預防;領袖力量......
==人類的攻擊性==
攻擊性是指:旨在導致他人身體或心理上痛苦的有意識行為。細分為:敵意性攻擊(源于憤怒的情緒,目的是給他人造成痛苦或傷害)和手段性攻擊(為了其他目的,不是給他人造成痛苦)。人類是否天生具有攻擊性?“攻擊性取決于先天傾向,后天習得的反應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作用!薄斑m者生存”是攻擊性用途的最好佐證,除此之外,人類為了宣泄情感和精神往往也會做出某些帶有攻擊性的行為。但是,發(fā)泄敵意并不能有效地減少敵意。例:吵架越吵越兇。
攻擊性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項:
(1)神經(jīng)學與化學因素
(2)受挫和攻擊性
(3)社會學系、暴力和大眾媒介
雖然攻擊性是某種本能的體現(xiàn),但是卻受到客觀環(huán)境的巨大影響,攻擊性(暴力)是可以控制并減少的,可以通過理性思考、懲罰、對另一種方式獎勵、培養(yǎng)對他人的感情等方式減少暴力的發(fā)生。
==偏見==
當我們無法獲得完整信息或者持有某些錯誤信息時,往往會對某些個人或團體抱有敵對、負面的態(tài)度,這就是偏見。偏見和刻板印象不同,刻板印象是忽略實際,而把同一個特征歸屬于團隊的每一個人。誠然,即便刻板印象并不一定是源于惡意或者侮辱,但刻板化對于目標對象來說都是具有威脅的。
在第四章中,人類為了認知社會,總是試圖尋求問題的原因,而刻板印象恰恰是歸因現(xiàn)象的一個特殊情況。在信息不明朗時,人們的歸因往往與其信仰和偏見保持一致,這就容易導致最后歸因錯誤。偏見引起某些負面歸因或者刻板印象,而這些負面歸因和刻板印象又反過來加強了偏見,更進一步說偏見會加深我們的錯誤判斷。
偏見產(chǎn)生的原因是復雜的,有經(jīng)濟、政治、社會、文化原因,也有自我辯解的原因、同時也有為了服從社會地位和規(guī)范的原因。(幾個原因同時作用)當信息不完全時,我們會產(chǎn)生偏見或者從眾兩種心理,如果從眾主義者持有某種偏見,則可能是遵從的結果。
社會中有形或無形的制度是造成偏見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國種族歧視現(xiàn)象。若想解決這些社會偏見,則可以試圖建立某種相互依賴的、互惠的情境。
==喜歡、愛與人際敏感性==
人喜歡獲得賞賜,這一點是無疑的。經(jīng)紀人會試圖用最少的付出獲取最大的收益,而人們在感情中也是如此,我們往往喜歡那些只需要付出最少代價就能為我們提供最大酬賞的人。個人特征影響了一個人被喜愛的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力和外貌。有能力的人無疑是具有吸引力的,而當他們犯錯時卻更加吸引人——犯錯誤效應。除此之外,相似性也同樣可以獲得喜愛和吸引,但有時候持相反也能彼此吸引。愛的兩種類型:激情的愛、友情的愛。愛的成分:親近、激情和承諾。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往往會傷害那些我們愛的人,這是為什么呢?——“增—減理論”。為了更好的親近我們愛的人,我們需要以真誠之心相待,進行及時有效地交流,拋棄那些創(chuàng)造良好印象減少不好印象的企圖。
問題:
1、可否將偏見理解成一種不協(xié)調狀態(tài)下的自我辯解?
2、當持有某種很強的偏見時,是先試圖做出觀念上的改變并內化還是讓他們做出一些與原有偏見不符的行為,讓他們感受到不協(xié)調從而轉變內心的觀念?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