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鈞和顧曼楨再見面時,顧曼楨顫抖著聲音道:“世鈞”,又過了半響方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從前后文來看,顧曼楨說這句話是很突兀的,因為這對曾經(jīng)的戀人已經(jīng)分別十四年了,且各自有家庭和子女。但這句話又非常悲涼,它無形中道出顧曼楨曾很多次很多次在心里想著:我和世鈞還能在一起嗎?答案是不能。續(xù)接文本之外的顧曼楨的內(nèi)心,這句話曾在心里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的“答案”在兩個人重逢時說出來,也是合理的,但這份合理更襯顯悲涼。
張愛玲到底是冷酷的,看著自己筆下人物的悲歡離合,冷漠地袖手旁觀、置身事外,不給予一絲絲的援助。張愛玲在《關(guān)于<傾城之戀>的老實話》中寫到:“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極端的病態(tài)與極端覺悟的人終究不多。時代是那么沉重,不容易那么容易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底也這么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故事接近于事實,故事中的人在分寸的枷鎖下瘋狂。基于這樣定位,沈世鈞和顧曼楨再見面時的場景,似乎只能如此。
張愛玲以接近事實作為創(chuàng)作小說的標尺,《金鎖記》、《傾城之戀》、《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香爐》、《沉香屑——第二香爐》、《怨女》在大的原則上也符合這一標尺,但在行文之中似乎總透露著張愛玲的快意,正如心中積滿怨恨后突然找到了一個傾瀉口,行文中難免有一些作者的語氣和情緒。《半生緣》不同于此,它似乎如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者娓娓地講述一個事不關(guān)己的故事。如此,這個故事不那么像故事,而像事實。
《半生緣》是在《十八春》的基礎(chǔ)上修改的,《十八春》連載于1950-1951年的上!兑鄨蟆飞稀1967年,《半生緣》出版。我沒有對照《十八春》《半生緣》的區(qū)別,無法判斷其中的改動。就《半生緣》出版時間而言,張愛玲此時47歲。古文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張愛玲似乎知天命的時間比古人早一些。不左傾,不右傾,只在都市的霓虹燈踽踽獨行,張愛玲只會是張愛玲自己。
《半生緣》講述了幾對戀人的悲劇故事,顧曼璐與張豫瑾;沈世鈞與顧曼楨;石翠芝與許叔惠。顧曼璐為了養(yǎng)活一家人出去作舞女,解除了與張豫瑾的婚事,舞女的身份使顧曼璐與家庭和社會之間出現(xiàn)了無法跨域的裂隙,后來嫁給笑起來像貓,不笑像鼠的祝鴻才,為了攏住祝鴻才,顧曼璐不惜設(shè)計讓祝鴻才強奸了自己的親妹妹——顧曼楨。顧曼璐的人設(shè)是張愛玲小說中所慣有的悲劇女性。女性依托于男性,將自己的人生視為一場賭局,自己是賭注,錢是唯一的安全感來源!督疰i記》中的曹七巧如此,《怨女》中的銀娣也如此,《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更是如此,白流蘇去香港見范柳原,她清楚的知道這是一場賭局。這些女性從來沒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更沒有得到幸福的可能,她們只是一個又一個悲劇。
沈世鈞與顧曼楨相愛,但沈世鈞性格比較懦弱,顧曼楨輕易地認了命。因為家庭原因,沈世鈞的父親懷疑顧曼楨和顧曼璐是姐妹關(guān)系,又介意顧曼璐的舞女身份。兩人贈送定情信物后因為一些誤會負氣分開,此后再見面已然物是人非。
石翠芝和許叔惠也是相愛的,但在他們門不當戶不對身世差距面前,許叔惠是自卑的,石翠芝屢次向許叔惠示意,甚至為他解除了自己和一鵬的婚姻,但許叔惠還是不能向石翠芝表明什么。
顧曼楨被祝鴻才強奸并軟禁一年。這一年里,沈世鈞和石翠芝結(jié)了婚,婚禮上許叔惠做伴郎,在眾人起哄下,許叔惠提議新郎沈世鈞和新娘石翠芝牽手,隨之拉起沈世鈞和石翠芝的手,那一刻,許叔惠以為自己是新郎,他遲遲沒有將石翠芝的手交給沈世鈞。
在沈世鈞和石翠芝的婚禮結(jié)束后的當晚,石翠芝對說:“世鈞,怎么辦,你也不喜歡我。我想過多少回了,要不是從前已經(jīng)鬧過一次——待會人家說,怎么老是退婚,成什么話?現(xiàn)在來不及了吧,你說是不是來不及了?”作者張愛玲也寫到:當然來不及了。……他覺得他們像兩個闖了禍的小孩。
此后,顧曼璐死了,顧曼楨生下祝鴻才的孩子,后來為了孩子又嫁給祝鴻才,再后來又離了婚。沈世鈞和石翠芝為他們闖下的禍過著有情無愛,不咸不淡的生活。許叔惠遠走美國,在美國取了一個很有錢的留學(xué)生,又離了婚回中國。
十四年后再見面時,顧曼璐趴在沈世鈞的肩上說“世鈞,我們回不去了。”沈世鈞說:“好在現(xiàn)在見著你了,別的什么都好辦,我下了決心了,沒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讓我想想辦法。”顧曼楨低聲叫道:“你別說這話行不行?今天能見這一面,已經(jīng)是……心里不知多痛快。”接著張愛玲寫到:她一直知道的。是她說的,他們回不去了。
石翠芝與許叔惠在飯桌上談?wù)劦卣f道:“我知道,你怕我又跟你說那些話。”又笑著說道:“你將來的太太一定年輕、漂亮——”“有錢”。許叔惠笑道:“你覺得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是不是?”接著又解釋道:“我是說,我給你害的,仿佛這輩子只好吃這碗飯了,除非真是老得沒人要。”
《半生緣》的結(jié)尾很凄涼,但不太讓人悲觀。張愛玲讓沈世鈞開口說出了那句“沒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讓我想想辦法”。也讓晚風(fēng)吹著米黃色厚呢窗簾像個女人的裙子在風(fēng)中鼓蕩著,為石翠芝和許叔惠結(jié)合給出隱喻。相比于其它小說,知天命的張愛玲似乎溫情了很多。
顧名思義,半生緣注定了小說中人物的結(jié)局是悲涼的,彼此緣分只夠維持半生。細究造成悲劇的原因,很難三言兩語厘清楚。每一個人都是這場悲劇的罪人,每一個“好人”都有可恨之處,每一個“壞人”似乎也有可憐之處。不言也罷。
故事不只是故事,它而是些稍微曲折點的事實,看著別人的故事,我們也在重復(fù)著這些故事;蛟S我們會想,如果劇中的人物再勇敢些,他們的結(jié)局會不會不一樣?伙計,別忽視了張豫瑾對顧曼璐感情,張豫瑾為了顧曼璐十年沒有結(jié)婚,結(jié)果呢?再見面時顧曼璐已經(jīng)認命了,嫁給了像貓又像鼠的祝鴻才。
說到底,張愛玲還是蒼涼的,看似有出口,其實也不一定有出口。曹七巧,銀娣也挺好的,雖然我們說她們?nèi)诵耘で,但她們非常清楚她們該守住什么,留住什么,還有,她們也很信命,所以少了很多煩惱。
《半生緣》是我近幾個月讀的最好看的小說了。讀其他的小說,我得以任務(wù)的形式強迫自己每天讀多少頁,分幾天讀完。《半生緣》我昨天晚上一口氣讀完了。很適合在空閑的時候讀一讀。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